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安邦智库(ANBOUND)
安邦智库是一家独立运作、第三方的非政府公共政策和经济政策研究机构。成立于1993年的安邦智库,是中国现今最具建设性、最富经验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安邦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开放、为中国社会的尊严而奋斗。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以“复兴美国梦”为主题发表就任以来首次国会联席会议演讲。在纷乱的世界中,特朗普以及他所奉行的特朗普主义,以新保守主义的形式正在创新编写西方世界的源代码,创造出一种不同以往、非比寻常的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斗争。
现在的世界形势,正处于纷乱的大变局之中,但目前至少有三件大事非常重要,即存在密切的关联但又可分开看待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万斯在慕尼黑的讲话。他的演讲直接击碎了欧洲长期以来对美国形成的文化优越感,也首次向整个世界展示了未来美国与欧洲巨大的不同的趋势以及意识形态差异。
特朗普与万斯正在打造一种美国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可以颠覆进步主义的“政治正确”,造就一个新的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独领风骚、无可分享的全球地位,这其实就是“美国第一”的真实含义。
第二件大事,泽连斯基在白宫的闹剧。泽连斯基在欧洲进步主义国家政府和建制派的支持、鼓动和怂恿下,自我膨胀,跑到白宫去挑战美国,结果直接被特朗普轰了出去。这一幕表面上震惊了世界,但背后的欧洲,尤其是英国和法国都在暗自窃笑。
事实上,欧洲早已经与乌克兰达成了战后重建的协议,并且已经得到了泽连斯基的保证。“白宫闹剧”后,英法两国立即召开了两次欧洲峰会,没有美国的参与,但把泽连斯基摆在中间,以显示特别的支持。
第三件大事,美国启动了贸易战。特朗普在上任后不久,就宣布向加拿大、墨西哥开征25%的关税,对中国开征10%的关税,此举立即引发了世界的震惊和冲击。加拿大很无奈,但也开始反制。美国与世界的贸易战即刻爆发。
针对这场关税大战,很多的分析其实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反建制派社会运动以及意识形态在背后的作用。
从近期连续发生的这三件大事不难发现,特朗普的美国与西方传统盟友,尤其是那些奉行建制派的、进步主义的盟友,其实冲突最为激烈而且直接。与之对比,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反而是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被传统进步主义定义为所谓“对手”的国家,采取了相对趋向缓和的差别性立场。
特朗普这样做的原因,关键就是反建制!他本人就是商人出身的非建制派,他的政治成功植根于他对建制派的颠覆,迎合了美国社会大众对数十年来建制派的厌恶心理,社会大众对他的普遍支持以及他的号召力,就来自于他是一个非建制派。所以,反建制是根本,颠覆、针对的就是建制,否则就不会有新保守主义的、新的政治正确!建制力量与反建制力量的斗争,已经形成了一场社会运动,而所有的社会运动,最后无一例外都会构建形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同时转化为意识形态的斗争。
干春晖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当前的全球经济体系正经历着百年来最剧烈的规则重构。关税战促使企业重新构建供应链的地缘布局,越南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墨西哥已经替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当然,制度性重构的机遇也可能潜藏在危机褶皱之中。如果中国能够成功构建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西方主导体系,也区别于简单的区域联盟,那么这或许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里程碑。
张春霖
世界银行东太区民营经济发展部首席专家
特朗普关税标志着美国决意脱离现行的世界贸易秩序,这对自由贸易肯定是一个重大打击,也可以说打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自由贸易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经济体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在美国以外的世界市场上,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经济体维护现行世界贸易秩序的意愿和能力,特朗普关税不会终结自由贸易时代,而是更可能开启贸易自由化快速推进几十年之后的一个调整期。
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新越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土耳其研究中心助理
3月1日,被土耳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库尔德工人党(库工党)宣布停火,并表示响应其被关押在伊姆拉勒岛监狱的领导人阿卜杜拉·厄贾兰的呼吁,将放下武器并解散,但同时强调这一进程必须由厄贾兰本人领导。此前的2月27日,土议会第三大党、亲库尔德人的“人民平等与民主党”(DEM)举行新闻发布会,宣读了厄贾兰的亲笔信。厄贾兰表示库工党“已完成历史使命,应召开大会并宣布自行解散”,并呼吁所有武装团体放下武器。此番库工党宣布停火,能否使其与土政府走向真正的和解?
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当前宏观形势确实非常复杂,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内需未修复”,“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宏观政策效果边际递减”。当前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不在于实际增速能否达到5%左右,而在于名义增速能否达到5%。2024年名义增速为4.2%,与实际增速相差0.8个百分点。在PPI连续29个月为负、CPI徘徊在0附近的情况下,如何使名义GDP增速达到5%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Nicholas Fenton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欧洲、俄罗斯与欧亚项目副主任及研究员尼
Alexander Kolyandr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民主韧性项目高级研究员
尽管面临金融管制和技术封锁等结构性压力,俄经济通过进口替代、贸易路线重构及战时财政刺激实现了超预期调整。关键发现包括:能源出口收入维持财政平衡,非能源部门呈现差异化复苏,但长期增长受制于技术脱钩与人力资本流失。制裁虽未达成政权更迭目标,但显著提高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与转型难度。制裁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制造经济混乱,而是引发社会矛盾,使克里姆林宫面临国内压力而不得不退让。但若无印度、土耳其、阿联酋等关键国家配合,此类制裁策略将难以奏效。
苏庆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佳琪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访问学者
特朗普2.0的关税政策是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进程遭遇的最严峻挑战。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贸易战争,本质是经济规则武器化、安全议题泛化的战略冒险。特朗普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将关税与毒品、移民等非传统议题捆绑,正构建起以美国“绝对优先”为引领的贸易政策体系。无论该体系是否能够成功,其引发的“寒蝉效应”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指数级攀升。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朗普2.0时代,各国需要凝聚“没有国家是优先的”共识,以共同抵制可能到来的“关税风暴”。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鉴于美国新关税的潜在影响,中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实施大胆且目标明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应考虑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其次,美国的新一轮关税表明,中国有必要通过增加国内消费来实现经济再平衡。但刺激消费本身比刺激投资更难,因为家庭支出主要取决于收入和信心,而两者的提升都需要时间。最后,美国令人遗憾地转向保护主义有可能造成全球领导力真空。过去几十年,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欧和东亚国家,从开放的市场中获益匪浅。中国必须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与这些国家携手维护这一体系,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
高辰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出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终结的不仅是现实世界的全球经贸秩序,更意味着支撑这种机制的信仰体系也随之瓦解。简而言之,战后七十年间被大多数国家所信奉的自由贸易原则,如今被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等贸易体系的浮现。
对此巨变,有两个个问题需要回答:首先,自由贸易原则为什么会被美国抛弃?其次,对等贸易原则将如何重塑世界格局?
姚洋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
尽管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来势汹汹,但无需过度惧怕,实际上与特朗普仍有谈判空间。在国内政策工具箱中,仍有诸多政策工具尚未充分利用,应抓住机遇,化危为机,进一步加大促进内需的力度。只要充分运用这些工具,就一定能够成功应对特朗普2.0的冲击,并实现今年5%的增长目标。同时,应关注影响经济的两大关键问题,即“房间里的两头大象”。第一头“大象”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第二头“大象”是房地产业仍在下行,尽管其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仍然处于同比下降状态,且这种情况已持续近五年。
林宏宇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要理解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就要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动因——特朗普的“美国性”。而未来会告诉我们,特朗普是有历史地位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历史地位来源于他的“美国性”——他是美国进入现代国际关系以来,第一位“真正”的美国总统。从中美关系来看,特朗普的关税行动也不一定就导致中美关系更加恶化。笔者认为,特朗普的对华政策相对拜登政府还是更务实,更可控的。我们要用好特朗普的“交易性”与“好面子”的特点,不必跟其起舞。
刘怡德
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2025年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做出最终宣判,称宪法法院决定“罢免总统尹锡悦”。尹锡悦随即被免去总统职务,成为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韩国总统。4月中下旬,尹锡悦还将面临“煽动内乱罪”的审理,那时他将以一介白衣的身份出席审理。但韩国的“青瓦台魔咒”没有走到终局,韩国的政治恶斗也远没有结束。 最迟于今年6月3日,韩国将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鉴于目前的政治生态和民意支持,李在明几乎已经成为“准总统”,在本次总统大选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Racha Helwa
大西洋理事会拉菲克·哈里里中东中心“赋能中东计划”的主任
Perrihan Al-Riffai
大西洋理事会拉菲克·哈里里中东中心“赋能中东计划”的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苏伊士运河的战略脆弱性已突破传统地缘风险框架。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埃及竭力维系航道主权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陷入“打击—报复”的军事循环,中国通过武装护航探索新型安全参与模式,欧盟则深陷能源替代路线匮乏的困境,多方博弈正在重塑21世纪海上安全治理的底层逻辑。近期的红海航道危机事件表明,苏伊士运河的战略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焦点。作为商业航运大动脉,其连接水域——如红海、曼德海峡及东地中海等关键节点的稳定至关重要。简报强调,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安全部署和外交措施来保护这一咽喉要道。
苏庆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
桂子豪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这一轮产业转移将不由市场机制主导,而将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国战略竞争影响的全球产业迁移。本轮产业转移对产能分布和产品价格的影响将引发两个终结:第一,从产能分布来看,类似中国这样的单一工厂时代终结,未来将形成“中国+N”的多工厂布局。第二,从产品价格来看,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代将终结。在东亚、北美、欧洲三大区域产业链中,中国需要重点关注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东亚产业链的新趋势。东盟是当下产业转移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将在本轮产业转移中获益最多。
丁明磊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石彪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
一种技术加速主义的思潮正在硅谷精英中快速兴起。它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主张加速技术发展来推动社会变革,认为唯有主动加速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的进步,才能突破现有社会结构的局限,甚至可能通过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崩溃或重构,催生更理想的社会形态。技术加速主义相信,技术的加速发展可以自动解决当前资本主义发展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任何试图阻碍技术发展的障碍必须全部取消。同时,技术加速主义也推动美国将科技权力竞争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边疆和主战场,以建立全球绝对领先优势。
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人类文明之初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也是人类迁移的主要通道,还催生出统一的国家和集权政权,并对人类精神文明创造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人类在河流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会与河流发生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互动,并且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正是这种互动,使人类在不同的流域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
刘国柱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造成的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就业率不足、贫富分化加剧、对海外供应链过度依赖等威胁美国经济繁荣和经济安全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美国国内出现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反思,思想界关于产业政策的辩论逐渐倾向于否定新自由主义产业政策,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阵营都出现了倡导产业政策的声音。从奥巴马政府开始,历届政府都制定了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战略,通过加大对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补贴、优化国内制造业生态环境、扩大实施国家保护主义等措施,逐渐构建了发展制造业的框架体系。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