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沈建光
经济学博士,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考虑到当前经济整体下行态势,预计明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政策底出现后,中国经济能否切实取得“六稳”的效果?在笔者看来,美国经济回调与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内部中国房地产政策与市场演变以及中国如何避免流动性陷阱几个因素如何演化,也将成为决定2019年中国经济的关键。
连平
CF40资深研究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未来可以从银行、非银行、担保、保险、政策性金融以及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来构建国家引导和支持下的市场化、多元化、长效化、法治化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此形成真正意义上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必要建立和健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法制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修正相关法律法规,理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法律关系,对参与各方的权责进行清晰梳理和权威界定;同步推进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建立开放的民营企业综合信用信息数据查询平台等中长期制度建设。
颜色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北京大学政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预估2019年GDP增长目标在6.0%-6.5%之间,实际增长率为6.3%,人均GDP将超一万美元。政府将主要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减税降费将迅速落地,基建投资将超三万亿。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宽松,全年料降准2点。但基准利率不会下调,央行更多利用结构性工具调节流动性。中美有望达成临时关税安排,CNY-USD汇率大概率保7。但中美长期竞争加剧,会有频繁摩擦与冲突。生育率低迷,政府有望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人口红利消退倒逼制造业升级,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一切问题都会恶化,因为大多数经济和金融问题都是以经济增速为分母的。中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扼制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为此,需要加大政策调整的力度,2019年在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执行具有足够力度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周浩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再度出现“习惯性放缓”,这一次市场似乎并没有像以往那么担忧,却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减税这一政策上。按照一般的预期,中国在2019年推出的减税计划将至少达到GDP的1%,减税举措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走向。相较于传统刺激政策的“放”,减税更具有“收”的属性。对于不习惯“减税”的中国政府来说,减税能否落地,这不仅关乎市场信心,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政策框架将出现更具有现代化的调整。
聂辉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政府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因此政企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从古至今,由西往东,尽皆如此。2018年前后发生了多次企业家网络“上访”事件,凸显了当下政企关系的敏感和脆弱。最高境界的政企关系,应该使得守法合规的企业几乎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第二层境界,是政府让企业亲近并表扬自己;第三层境界,是政府让企业感到敬畏;第四层境界,是政府让企业看不起。
崔晶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系副主任,研究专长为区域治理、府际关系、地方政府协作;著有《都市圈地方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
区域整体性治理的多元协作机制主要就是在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民众等主体之间建立全方位的协作伙伴关系,在区域城市政府间的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危机等方面实现协作治理,能够实现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对于部分政府公共治理职能的补充,从而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
王建民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战略人才研究中心主任
发生在公共部门的“无效工作”具有隐蔽性、严重性,危害巨大。消除或减少公共部门“无效工作”,重在事前防范,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管理精细化法治化,重视行政管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加强公务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优化日常工作、活动、管理流程等方面下功夫。
刘锋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威客理论和互联网进化论创始人
如果给予人类或者人类继承者无穷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大脑这个超级智能在智能上无限提高,在链接数量上无限扩大,在覆盖范围上无限延伸。也就是说在无穷的时间点,互联网大脑超级智能体必将进化成为一个宇宙大脑或智慧宇宙。这个结论不是科幻的想象,也不是哲学的远望,是根据目前互联网大脑发育50年的特征自然推导得出的技术结构。
贾康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应该明确认识到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因为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现在只有42%出头,按照国际经验看,后面大概还有20个百分点的高速发展空间。这样,相关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巨大需求,怎么形成有效供给,当然就是在国民经济整个发展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性质的经济循环,这个支撑力量具体到产业的形态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带有广义特征的房地产业,它当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朱锋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南海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中美关系中竞争一面的升级与加剧让一些人认为,两国关系走不出“修昔底德陷阱”“必有一战”或“注定对抗”的魔咒,大国关系在21世纪似乎也难以逃脱大国冲突的“历史窠臼”。然而,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不可能是已有历史的简单重演。“修昔底德陷阱”作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历史研究中的一般现象并不必然预设、更不会简单地预判中美关系的前景。任何对中美关系持历史悲观主义的观点,事实上忽视了21世纪全球政治的进步性和中国坚持和平崛起的战略意志。
易富贤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著有《大国空巢》
苏剑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是中国人口的历史性拐点,中国人口从此开始负增长,人口结构也快速老化,经济活力也将不断减弱,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历史性改变。一个在历史上长期占全球1/3左右人口的大民族,因为错误的人口政策,由于主流人口学家的短视,一步步沦落为极度老弱的小民族!建议立即停止计划生育;成立国家人口安全委员会,统筹制定反危机措施;成立国家人口智库体系,科学制定休养生息的政策。
嘉宾:沈建光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吕立新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研究总监
沈小平
华夏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
主持人:周子勋
2018年下跌反映出对中国经济信心不足和中美贸易问题的担忧。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仍需防范外部风险。长期看,股票市场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信心能否提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落实。未来随着货币政策边际松动、房地产下行压力随政策微调缓解,减税、扶持民营企业等结构性改革切实落实以及外部金融风险的释放,股票市场调整的压力或得到缓解。
姚枝仲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18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9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为3.7%,与2018年持平。世界银行预测2019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为3.8%,也与2018年持平。经合组织预测2019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为3.93%,上2018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我们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按PPP计算的增长率约为3.5%,这主要反映了我们对美国经济下行风险、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应对衰退的政策空间受限、贸易冲突的影响等问题的担忧。
钟正生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张璐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分析师
2018年是全球从金融危机以来的“放水”过渡到流动性“回笼”的起点。伴随美联储“缩表”按计划推进,欧央行和日本央行减量资产购买,中国央行在金融强监管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过程中,也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的背景下,2019年全球流动性回笼将经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随着全球主要央行从“大水漫灌”,转向“细水长流”,再转向“覆水渐收”,全球经济必将受到一番新的淬火,而全球金融市场必将收到一番新的考验,这是全球货币政策的“新常态”!
韩立彬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地方政府给当前中国房地产的“病症”开出的药方可能并非完全“对症下药”,更勿论“药到病除”。因为,中国当前房价的根本问题不在于短时期内房价的上涨还是下跌,因为当前的需求是被控制的;真正问题在于,住房供给和住房需求的空间错配。也就是说,在有住房需求的地方,住房供给远远跟不上;在住房需求小的地方,住房供给却在持续增加。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