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付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王继新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
左明章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农村教学点数量急剧下降,且处于被漠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农村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距离过远,交通隐患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教学点问题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匡亚林
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行政伦理建设法治化论题的提出是基于哲学行政的认知方式对经验行政的认知方式与科学行政的认知方式的反思与补充。中共“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法治的执政方式成为革新行政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治理工具;而行政伦理建设则寻根价值取向与公共行政活动的统一,两者的统一能够促成价值的彰显。
王雅君
浙江警察学院社科部教授,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经济学
智库通过创新思想引领、舆论引导、与政府间的人才交流等,向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媒体和社会公众宣传自己的观点、主张和制度设计等,发挥出独特的社会功能。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地方智库,在地方治理体系决策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詹姆斯·德鲁克曼
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埃里克·佩特森
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卢恩·斯劳瑟斯
丹麦奥胡斯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竞争是民主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在过去25年里,美国政治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精英政党之间竞争性质的变化:政党已日益极化。极化政党大大增强了政党认可对公众观点的影响,削弱了实质性信息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公众意见的形成。
张国军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选举民主是现代西方民主的主流理论,由于西方国家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全球民主化变异为选举民主普世化。选举民主普世化不仅导致转型国家的动荡和衰败,更存在多个逻辑困境,包括选举对民主的僭越、误置具体与抽象导致的谬误和悖论、“普世性”与“普适性”概念的混乱、族群认同多元化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张力、选举民主与独裁统治的悖论等五个方面。
景天魁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领域:社会认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社会学哲学研究,著有《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等
从时空压缩视角探讨中国社会建设的特点,认为从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来看,社会建设任务异常艰巨;在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中,社会建设具有扭曲性;与 其他各项事业相比,社会建设明显滞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为加强社会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应抓住时空压缩条件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在调整社会关系、 发展社会组织、改革社会结构、增进社会福祉、改善社会生活、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开辟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从事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城市文化研究
政府的威权之所以具有合法性,乃是其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这个社会基础便是普遍化的利己主义。绝大部分的国民只有两种性格,不是杨朱便是犬儒。
薛力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有扶助亚太国家平衡中国的一面,但同时也有与中国保持接触以引导中国在现有国际机制内发展的一面。
翟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
国际政治的全球化和碎片化倾向是反向同时发展的,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水滴石穿的软性力量与排山倒海的硬性影响均应被考虑,所以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全盘西化的道路,地区主义或可被看作一种路径,是一种在滚滚体系洪流中对主流力量的“回溯”。
张绪山
清华大学教授
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以善行为寻常之事,而以恶行为难以容忍,形成嫉恶如仇的环境与氛围,那么这样的社会必然是易于向善,难于为恶的社会;相反,如果居于支配地位的集团带头为恶,享有为恶的特权,视恶行为当然,则这样的社会必然恶行泛滥。
张天潘
《南方都市报》驻京评论记者
探索农村空巢养老模式并不是政府的强项,相反,拥有资源较少的社会力量却有着独特的优势。
李克军
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巡视组副厅级巡视专员,曾在国定贫困县担任书记、县长7年
党和国家应该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正视现实矛盾,以坚决的态度、高超的智慧、稳健的步伐推进县政综合改革,在规范县级官员权力运行、构建阳光政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否则,不但县委书记为代表的官员们非规施政甚至滥用权力的问题可能愈来愈严重,还可能导致“文革”式的悲剧重演,使国家和民族陷入灾难。
何帆
最高法院司改办规划处处长
到底是改革逼人走,还是不改也会走;是改革出了问题,还是不改更留不住人,必须有一个理性、科学的判断,不能因为有人用脚投票,就认为改革出了问题。
桑玉成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公共政策等,著有《世界走向新秩序》等
在现代社会,一种安全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与训练有素的职业化的警察队伍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但是同时,社会公众普遍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又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一连串涉警事件的反思,来唤起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来共同培育警民协同治理的安全与秩序的供给体系和保障体系。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著有《未竟的变革》等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说,中国最直接的挑战就是亚洲地缘政治的变迁。这变迁尽管有诸多要素,但更和中国自身的崛起有关。历史地看,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要引发地缘政治的变革。因为当一个国家崛起了,就会形成以这个国家为中心的新的地缘政治影响范围或者新秩序,其形成必然导致原来地缘政治格局秩序的强烈反弹。
刘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著有《三农问策--走出制度困局》、《和谐社会与三农中国》等
互联网正在推进经济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各行业都面临着业态调整的变革。快递让邮政乱了方寸,微信让邮电惊慌失措,支付宝让银行如临大敌,网上打车让出租汽车公司晕头转向,3D打印让传统制造命悬一线,慕课让传统教育目瞪口呆。互联网带来的农业业态革命也正悄然发生。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