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梁海明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智谷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著有《“一带一路”经济学》等
欧洲议会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方面是冀望继续挥舞贸易制裁大棒,以捍卫本国产业不受来自中国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对与中国的合作,虽上心,但并非十分用心,在诚心上也尚有欠缺,当中固然有其原因。
乔小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领域:社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战略管理学
谭菊华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研究领域:教育管理、伦理学
社会管理问题是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大致可以归纳到5个视角之下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分类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社会管理实践。当代社会管理研究的问题主要在于理论研究脱离社会实际,部分西方理论脱离中国国情等3个方面。未来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要注重4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
张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研究前沿、公共政策分析、地方政府管理、公共政策评估,著有《公共行政学》等
在实践中,中国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调整对官员的政治要求和业务要求的相对权重,以此让官员的行动方向始终与政府治理目标保持一致。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官员努力发展经济的动机和现今反腐阶段提出的对官员的政治素质要求,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反应。
崔珏
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的政党组织,其性质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发展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变迁中,经历了从阶级联盟性质政党到政治联盟特点政党,再到政治联盟特点的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演进过程。
杨建华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政策、浙江发展等
权威是社会秩序与社会整合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所赖以发展基础是一个权威社会。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家权威中轴所形成的权威体制确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保证了民族的自主发展。但权威体制容易夸大政府的理性和能力,容易导致政府与市场严重失衡,导致权威自利,权力寻租。
胡永保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杨弘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现当代中国政治,著有《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史论》等
在我国,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主体,主导、引领并决定着市场、社会以及公民等其他主体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受权力膨胀和政府自利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易由“政府主导”促生“政府本位”的观念和倾向,致使政府出现部分职能失灵和治理失败的问题,进而会引发国家的整体性治理危机。
范以锦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纸媒不能因为平台传播力弱了和碰到经营困境,就弱化自己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内容传播力。无论从媒体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国家舆论安全来考虑,纸媒还得坚守。一味唱衰纸媒不行,但坚守并不是死守,应在坚守中对纸媒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在向新媒体转型中找到创新之路。
主讲: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等
整理:李玲飞
盘古智库研究员
张榕
自媒体编辑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发展备受瞩目,中国不断向世界宣告着中国声音、展示着中国力量。而一国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国际秩序的影响,中国在这一洪流中迎来了机遇,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崛起的中国渴望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多发言权,尤其是在急需全球治理的今日,中国特别期待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徐清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说在历史上区域交流困难重重的时代,一个国家要想谋求外向型全面发展,主要是依靠其经济及军事等硬实力“沟通”,来获取并配置市场增量资源要素的话,那么,到了全球化时代,用以配置并获取市场增量资源的主要利器,就逐渐转换成了文化及其软实力,这也使得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正式拉开序幕。
Rhea Suh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会长
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
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高级官员
翻译:何黎
巴黎气候变化协议被称赞为人类对抗气候变化20多年来的一个转折点,该协议要求各国制定计划,帮助将全球气温较工业时代以前水平的涨幅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奥巴马政府发誓,到2025年时把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水平降至比2005年的水平低26%至28%。
丁纯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欧盟经济和社会、社会保障,著有《世界四类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等
面对凡此种种危机与挑战,当今的相当数量的欧洲政治家似乎一定程度上,更囿于本国的民意甚或民粹,秉持“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信条,而缺乏坚定甚或固执的对一体化等信念的坚持、纵横捭阖的谋略和妥协合作的态度显得随波逐流,无所适从。这无疑为极端势力的兴盛以及部分民众更多的认同准备了社会温床。
董春岭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美国外交、非传统安全议题
低油价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这种更廉价能源的同时是否会再次患上“石油瘾”?这也许是隐藏在欧佩克拒绝冻产、放任低油价行为背后的另一重深意……
董成雄
华侨大学
黄日涵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网络政治、中美关系、国家安全、海外利益等,著有《信息安全》等
目前,全球互联网发展依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国际规则不健全、管理秩序不合理等问题,现有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主要还是代表西方大国的思想,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需求相差太多。这些问题使得当前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治理上存在大量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加入中国智慧。
郝鲁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移民法、妇女人权保护、外交保护理论研究、反歧视法,著有《欧盟妇女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人跨国迁移活动日益复杂,“局部冲突、对人权的侵犯、缺乏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劣势以及贫富的巨大差距等因素,迫使许多国家的人口向其他国家的边界迁移和穿越”。移民与难民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也应当密切关注欧盟移民和难民事态的演变发展及其影响。
秦小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公民监督权的宪法规范含义不甚清晰,以宪法规范及体系化逻辑为依归的规范建构亟需展开。在“人民主权——人大——国家机构——公民”的宪法逻辑下,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可汇聚为“公众”,从而将针对国家机构违法失职行为的监督与公众监督对接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具有权威资源的人大监督,促成“公民”向“人民”的适度回归。
郭炜煜
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
樊良树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副教授
当“污名”被放大,民众在极短时间形成跨越阶层差异的维权群体,引发群体对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污名”和由“污名”引发的环境维权群体事件仍将存在。如何“正名”,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