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宋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在这种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中,需要明确合作项目法律关系构造与信用构造、合作项目风险构造与信用构造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推广、促进、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
蒋清华
中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途径即为实行宪治。宪治是治国理政的首要方式,是全面有效实施现行宪法的治理过程,是当前政治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王世涛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
贿选在我国的宪政运动史上有着特殊的境遇,自中国制宪之初,就曾演出过贿选的闹剧。新中国的建立,使这一被视为旧的社会制度下催生的毒瘤被基本割除.然而,时过境迁,近几年贿选在我国沉渣泛起并肆意蔓延,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切的思考。
王小凡
美国杜克大学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讲席教授,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专家组成员
国家在新药研发“上游”加大投资令人深受鼓舞,但目前就整体情况看,自主研发新药的形势不容乐观。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作用和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的国家战略需求。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有关部门参照使用欧美国家施行多年、实践证明有效的“备案”制度,即由申请者对临床实验负主要责任,彻底改变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食药监总局审批成为“瓶颈”的现状。
梁建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财新网“人口与经济”专栏作家,研究领域: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著有《中国人太多了吗?》等
黄文政
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
当人们忙于争论“产业政策”的利弊时,千万别忘记,最好的产业政策是产人政策。人,才是最终决定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而对政府来说,与其忙于投资产业,不如先想想如何投资“人”。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著有《影子里的中国》等
可以假定,在香港和台湾,总会有激进的政治力量出现,总会存在独立的力量。不过,独立的力量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所能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从长远看,这些方法通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整合,会逐步改变香港和台湾人民的政治认同。这样,在遏止独立力量的同时营造最终的政治解决方案。
王学典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研究领域: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著有《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等
十八大之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同中国社会一样,所发生的一个最为重大的变化,就是“西方化”进程渐趋终止,延续了近30年之久的“西方化”发展取向得到坚决扼制。如同人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近若干年,整个中国的精神气候、文化气候、学术气候,的确正在发生深刻变迁,整个中国社会的语境正在被重构,整个中国本身正在朝着更加本土化的方向迅跑。
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IPP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全球化趋势逆转可能只是出现在特定领域和特定地区。但就全球来说,全球化的关键因素依旧屹立,并且全球化由金融、贸易开始,现在进入其他领域,如教育、文化方面。就文化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一致性,保持文化多样性。
张志铭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法理学基本概念、法治与公共政策 司法原理和制度、法律解释学、法律职业,著有《法律解释操作分析》等
法院的审判责任制改革,意义重大。在制度原理上,它不仅体现了一般意义上的职权和职责的统一,而且还因为司法审判权的功能特性而对其权威和独立行使的特别强调,体现了权威与责任、独立审判与负责任审判的统一。现代司法审判制度构建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司法审判的权威、独立与司法审判的责任之间的矛盾,在权与责之间求得合理的平衡。
马长山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法学理论、法治发展研究、法社会学,著有《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等
30多年来的中国法治建设无疑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既有的国家“构建主义”法治建设策略则日益显露出其诸多弊端和缺陷,并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和困境,严重制约着新时期国家法治建设战略的推进和实施。
汪明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当前中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招生录取唯分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二是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重复训练,加重了学生负担;三是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影响教育公平。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寻求好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是中考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郭星华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法律社会学
郑日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法律社会学
当代中国司法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学者们多从国家法与民间规范的张力入手开展研究,已形成十分成熟的研究框架,但学术增量不足。民间规范的转型与新生,民间规范如何引入立法等,或可成为研究增长点。作为法治的载体,法院嵌入于地方政法体系之中,不仅承担国家治理的职责,还对法官加以治理。
张俊友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为了使“就近入学”方式更加合理并能够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建议各地积极进行“大学区制”的改革探索。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光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合理性;还需进一步推进校际均衡,以深化教育公平;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学区划分听证制度、相关信息公开制度、“大学区制”招生录取制度、违反“大学区制”的问责制度等确保这一改革举措的良好运行。
郑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领域:亚洲政治、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程度也不断加深,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保持,并没有出现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收敛现象。尤其是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新兴国家,尽管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很深,但受到国际经贸规则的限制也更大,使它们难以利用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升级,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张晓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
社会转型期下的中国,随着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大,国人的道德境况尤其是公共领域的道德境况出现了很大危机。普遍性的道德冷漠和道德焦虑背后是道德想象力的贫乏。作为理解和破解道德危机的新思路,道德想象力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德育方法论,而且可以从道德情境(真实或虚拟)、道德感受(反思和移情)、道德可能(显性或隐性)、道德行动(直接或间接)、道德协商(讨论或辩论)五大步骤入手,实现公德培育中自身理论的实践转化。
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研究领域: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等,著有《教育概论》等
只有留在生命中的,才是最有生命力、最宝贵、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也是你可能贡献给大家的。一项研究,一项改革研究,靠什么持续下去?研究的持续,需要外部支持,但是只有外力不行!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新基础教育"的内生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人成事"的目标。二是“发展自觉”的培养。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