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刘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脱贫攻坚战正处于三年攻坚期,乡村振兴正处于“三年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开局年,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关乎后三年工作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共同点在于,都旨在做到“三个消除”,即消除绝对贫困、消除城乡差距、消除社会偏见。“三个消除”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的保障。
凌胜利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
吕蕙伊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当前,"修昔底德陷阱"一词在中美关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甚至进入两国的官方词汇。新时代,中美会不会重蹈历史上大国冲突的覆辙?"修昔底德陷阱"是对中美关系的客观描述,还是对历史概念的错误类比?这一带有强烈历史宿命论色彩的概念是否是中美发展道路上的真正陷阱,还只是隐喻而已?
李隽旸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8年,中美俄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变化与进展。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明显变动,中美关系战略竞争出现新态势。中俄两国立足深厚的元首友谊和紧密的战略协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持续向好。在美俄两国尝试快速重启双边关系失败后,2018年的美俄关系波折不断。在可见的未来,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美俄两国的固有战略矛盾,双边关系将充满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中美俄大国关系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大国关系发生上述变化后,现有的世界格局或处于重大变化前夜。
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道路交通安全是世界性课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性为“公共卫生危机”。该组织2015年发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2015》显示,2013年,全球180个国家有12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低收入国家深受其害。联合国2015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到2020年将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减少一半。
黄奇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原市长、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在产业发展上,目前的格局冰火两重天,半是冰河半是火焰。全球产业和贸易演变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方式,主动拥抱产业发展新浪潮,努力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从过去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快转变。
周天勇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我们人均GDP12569国际元时,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比例竟高达27.7%。,比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同人均GDO水平发展阶段分别高出9.7、7和18.85个百分点。我们至今还是小农业和大农村社会的国家,还有如此多的劳动力冗员在农业领域中,这是户籍体制改革滞后、城镇不提供公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土地因产权不清和不能交易等退出,以及住房体制严重扭曲造成的。
廖峥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回首四十年,中美经贸关系才登到半山。中国开拓美国市场相对成功,美国对于中国市场的开拓则落后于许多其他对手。尽管美国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但是美国商品占中国进口市场的份额却从2000年的9.9%下降到2017年的8.4%。在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中,美国的份额从2001年的16.7%下降到2016年的8.2%。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进展缓慢,远远落后于欧盟。中国大市场逐步成形,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现在正是美国重新审视中国市场重要性的恰当时机。
伍戈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外需强弱关乎2019年中国经济的动能演绎,也显著影响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力度。当前美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特朗普有意促成中美临时贸易协定。短期内美方维持关税现状、未来再渐进加征的可能性加大。中长期看,中美诸多领域的博弈在所难免。展望2019年,随着全球增长放缓及人民币贬值压力释放,叠加贸易摩擦冲击,预计我国出口增速将回落至低位。与此同时,内需走弱特别是油价趋稳,进口也将低位徘徊。进出口双弱格局下,国内逆周期对冲政策加大发力正在路上。
贾康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在2018年,我们遇到了不期而至的外部冲击和压力,这种外部的影响又和我们改革开放40年基础上一方面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又有不可回避的矛盾凸显这种内部因素,相交织而成地带来很明显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体现在市场预期方面,已经形成了地方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市场人士的一些焦虑不安。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代表作品有《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等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前内外部压力和问题的暴露决定了中国大改革的窗口期已经全面出现,2019年中国必定将踏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2019年也必定成为中国摆脱新常态低迷期、走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年。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的裂变期、中国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期、深层次问题的累积释放期以及中国新一轮大改革的推行期,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历史方位与国际方位,这也决定了2019年经济运行的模式可能发生变化。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目前,“三农”仍然是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农业和农村仍然是中国发展的短板,是最需要加强的领域之一。乡村振兴就是要补齐农村和农业短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此仍然是要深化改革,核心内容仍然是激活农民的积极性,实现要素合理配置。农村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就是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要素流动,但在促进要素流动中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将是决定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
吴心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进入执政的第二年,特朗普在外交上采取了更多的非常规举措,以实施其“美国优先”的理念,给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中美关系也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在中美关系的重要转型期,摩擦、颠簸和冲突越来越成为常态,有效的风险和危机管控对双方都将是紧迫的挑战。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金融环境处在“宽货币,紧信用” 的状态,即央行已经加大宽松力度,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仍未显现,信用扩张力度是当前最值得跟踪和重视的指标。尽管我们对2019年的信用扩张不太乐观,但信用进一步收缩的可能性也不大,“银行业总负债-社会融资规模“走势似乎见底趋稳,而且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让商业银行扩张信用,支持实体经济,稳预期。如果这一目标迟迟没有实现,则“量化宽松”还会持续下去。
蒋余浩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针对在2019年如何部署三农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项具体任务,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从规划阶段迈向实施阶段的重要举措。首先,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其次,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第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四,总结经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四项具体任务的部署,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规划在实施层面的全面铺开;扎实推进这四项具体任务,是在战略机遇期把握三农工作战略主动性的抓手。
黄志龙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从地方和中央的楼市调控政策看,二者呈现“一松一稳”的态势。但从三轮楼市宽松周期看,地方政府对楼市的松绑影响十分有限。在当前中央政策大基调没有出现实质性宽松背景下,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楼市松绑政策,不足以启动新一轮的房价上涨周期,2019年全国楼市维持低迷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执笔:杜飞轮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刘雪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抵御外部风险和防范内部风险叠加影响相结合,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方向,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预期,切实护稳经济基本盘,加紧制定应对经济增长趋缓的政策体系,出台一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着力解决最直接、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