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和红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人口健康、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及生殖健康等
陈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近期,“中年”话题再度引发舆论关注。在一阵对“油腻”中年男人的调侃过后,或许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中年人的健康状况。如果我们把目光投注于知识分子群体,会发现:近年来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个案不断发生,中年知识分子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
谢文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
当前家长委员会的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并未得到保证,难以体现其合法性、能动性、公平性、自主性,导致其主体性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权利主体间的张力、民主制度的缺失、教育的专业性、家长委员会的自我遮蔽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家长委员会必须由他主走向自主,创新模式改变利益主体,完善法规明确身份主体,规范运作凸显自我主体,加强引导规范利益主体。
崔洪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盟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国际关系、欧洲问题和中国外交研究
中方不担心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我们担心的是分裂、衰落的欧洲。我们也不担心一个自信、有雄心的欧洲,我们担心的是由于失去了自信,乱了方寸而滑向机会主义的欧洲。希望我们的合作和发展,是实现一种互利互惠的平衡,我们更不希望我们眼里最好的时代,变成欧洲人眼里最坏的时代。
朱锋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东亚安全、国际安全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中国国防与现代化,著有《人权与国际关系》等
东北亚地区无疑是冷战结束后26年间世界上最敏感的地方。就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的双重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板块不仅是令中国人极其敏感的地区,同时也是让所有世界政治研究者与分析家充满沮丧感的地区。
刘艳红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犯罪成立理论、刑法解释论,著有《实质犯罪论》等
刑法解释的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刑法解释过程之中,指导和制约全部刑法解释活动,并体现着刑法基本精神的准则。刑法解释的原则应当为合法性、合理性与技术导向性三个原则。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的司法改革,著有《程序正义之路》等
以往中国社会的思维习惯是“重结果、轻过程”,司法审判主要关注实体正义的问题,即主要关注案件办对了没有。至于办理过程是不是合乎正义的要求,是不是符合法定的程序规定,则很少关心。这种状况促使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程序问题。
邹海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是破产法、保险法、担保法以及物权法和债权法,著有《社会保险改革与法制发展》等
民法总则是在争议声中诞生的。民法总则究竟有哪些创新,学界和实务界的评价已经不少,赞誉和批评皆有,只不过角度不同。然笔者以为,民法总则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创新表达,奠定了我国民法典成为21世纪里程碑式的法典的基础。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文化政策、区域文化经济和公共文化服务,著有《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化发展亦然。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文化初心与使命。
贺军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及政策、公共政策、产业等
振兴乡村战略需要有效率的手段,而农村土地改革就是一个关键措施。在政策上,我们要敢于让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收益,这是今后撬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尹伊文
前世界银行咨询员、牛津大学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包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它们将深刻影响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其中,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中这样指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阎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著有《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等
漆海霞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
随着中国的崛起,当前面临的周边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针对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5个国家的外交关系,评估了周边外交环境和风险。
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著有《宪法审判制度概要》等
所谓“合宪性审查”就是由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发现违反宪法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以维护宪法的权威。“合宪性审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违宪问题,目标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制度功能是推进“依宪治国”价值要求的实现。
王沪宁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对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来说,当务之急是形成新的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不是凭空臆想的,它一方面要符合客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要能够从更高的高度催发出推进客观发展进程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只有新的价值系统建立并充分社会化了,前述状况才会得到改观。
林晓光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著有《面向21世纪的中美日战略关系》等
时间将会站在我国这一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中之间的力量对比,将会此消彼长,随着我国实力和地位的增强,辅之以运用高超的手腕,收复钓鱼岛将会变成可能。解决中日之间的领土等争议,最终靠的不是口头呐喊,而是国家的强大;达致这个目标,既需要全力提升经济、军事、科技等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也需要全力提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为目标的民族软实力。
孙壮志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领域:中亚地区国际关系与上海合作组织
中亚国家独立25年来,安全上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整个地区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荡,保持了总体上的和平与稳定,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若干年。但是,能够影响中亚稳定的因素很多,中亚国家内部累积的各种矛盾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可能改变政局走向,往往越是长期稳定的国家,越容易掩盖巨大的安全风险。
《2017•径山报告》课题组
近四十年的金融开放政策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缓慢、反复”,二是“决心大、推进难”,三是政策协调性不够。这些特点当然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有关;同时可能跟部门利益也有关系,比如国内金融机构担心外资金融机构进来抢吃蛋糕;另外也跟政策理念有关,比如担心金融开放导致金融不稳定,有些担心是不必要的,有些则是合情合理的。因此,金融的进一步开放,必须很好地平衡效益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