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田国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成因到底是制度性, 也就是改革的滞后性, 还是外部性或周期性?当然, 无论成因是哪种, 都需要短期政策的应对, 因为我们需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稳定,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风险, 但中长期的治理也是必要的。
盛思鑫
丝路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相比关心人类是否会死于人工智能这样久远的时间问题,抑或思考人类心智与人工智能孰优孰劣这样的哲学问题,一个更紧迫也更现实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对人性的侵蚀。人类要如何自我救赎?
陈义媛
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
近年来出现的“土地托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种形式。在“服务规模化”背景下, 通过实地调查, 考察了鲁西南W县供销社推动的土地托管模式, 试图讨论分散的小规模生产者如何与规模化服务对接的问题。研究发现,县供销社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的组织化, 以使托管服务产生更高的效益, 调动村两委、基层供销社的积极性, 是当前土地托管面临的最主要的组织困境。
马骏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利率调控体系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过多且经常互相矛盾、过度依赖数量化的中介目标但这些目标的有效性已经大大下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过多并导致信号混乱、决策机制不清、前瞻性引导缺失、市场利率传导不畅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我国央行缺乏货币政策的决策权或独立性有关。对此,我们提出了改革的中期目标和过渡期安排建设。
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朝凤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
建设智慧雄安,就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建设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的功能平台,对管理体制、治理模式、公共服务、产业布局进行重塑。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开拓、革故鼎新,实现全方位感知控制和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以全面改革创新引领和驱动智慧雄安建设。
沈建光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中美达成缩小贸易收支差距,鼓励双向投资等协议,中国承诺加大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进口。审视这样的结果,特朗普似乎没失一兵一卒,你来我往之间凭空获得中国增加从美进口的承诺,对内赢得了选民支持,对外彰显美国优先的效果,似乎是占了便宜。特朗普与其传统盟友也大打贸易战牌,对欧洲擅自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威胁要对与伊朗往来的欧洲企业实施制裁,对日本没有豁免其增加的钢铁关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也已获得更有利的倾斜条件。特朗普“交易策略”的背后,对美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明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中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和解,无论对于中美两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而言,自然都是好事。一方面,这避免了中美双方将贸易争端升级为投资争端甚至金融争端的风险,也没有颠覆“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一拇指法则。另一方面,这降低了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不确定性,使得本轮全球经济复苏中断的概率显著下降。然而,我们也不宜对这一事件作出过于乐观的解读。
段德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参政议政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理论中规范性较强的一种,它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指导意义巨大。政治代表机制容易造成公民群体的分隔,使得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协商民主过程这外,这看上去确乎会与协商民主的规范要求相冲突。但如果我们将民主协商看作一个开放、包容的过程的话,代表机制的特殊性及其权威色彩反而会起到十分关键的正面作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很多现有的研究所预设的要复杂得多。然而唯其复杂,这一对关系才生发出民主理论发展的良好契机。
牛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和解到正常化再到今天的发展壮大,走了一条极为曲折的复杂道路。这段历史证明,中美关系中一直充满着矛盾,有些甚至是非常尖锐的矛盾,也存在诸多合作的历史机遇,即使是在合作的进程中,也伴随着矛盾。两国不论是发展合作还是寻求对抗,都可以找到足够的理由,这一点至今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韩凤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各个领域,是难啃的骨头。难啃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对事业单位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范畴来做出清晰统一的定位,局限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从部门领域来各自定位,只是大致解决了“事业”与“产业”的方向区分,对于“事业”怎么办,模糊地归为政府责任,由此产生了不少认识误区。
李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
所谓的“人才争夺战”有一些危言耸听,因为放宽落户条件是大势所趋,各地采取相关政策,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我认为重点是在特大城市如何打破主城区和辖区的界限,如何按照分步走原则先解决已经长期居住在城市、通过就业给城市做出贡献的那些外来人口落户的问题。
陈功
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著名智库学者,中国信息分析学科的著名权威专家,为中国的信息分析学科奠定了扎实的实证理论基础,著有《分析的艺术》《信息分析的核心》等
在中国,教育虽然极大地助力于城市化,从农村吸收劳动力,经过教育之后,再向城市输出人才,完成了人才从农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化过程。不过由于农村的劳动力和人口已经频临枯竭,教育产业也将与其他产业一样面临人口压力。未来的中国可能要么是输入外劳,要么就是输出产业,进一步的新区建设仅能在中西部的少数地区实现。
唐莹瑞
原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
王艳杰
原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
社会事业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安全阀”,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动机”。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社会事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从理念到行动进行不断创新,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支撑。
马光远
经济学博士,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经过两轮谈判,用时不到六天的时间,中美两国高效、智慧、富有建设性地就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达成了共识,并在北京时间5月20日的凌晨发表了联合声明。妥协,让步,共赢是谈判的本质,在守住彼此底线的前提下,达成“不战”的共识对双方,对世界都是有好处的。因此,这个结果没有人是输家,而且,在我看来,通过这场贸易冲突,中国从中收益良多,是真正的最大赢家。
沈建光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中美贸易战不打了,是此次刘鹤赴美谈判的核心成就。对于中国而言,避免了最坏情况的出现,即短期内与美国相互贸易制裁,为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赢得了时间。而对于美国来说,其咄咄逼人的态度看似屡试不爽,成绩斐然,其实亦暗藏危机,利弊得失之间没有其想象中的那样值得骄傲。
任泽平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
中美贸易摩擦暂时缓和,为中国赢得了战略机遇期的时间窗口: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一个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更长的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动中国结构转型、防化风险、改革开放、精准扶贫等事业;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导致外部环境恶化,冲击国内经济,国内货币财政政策面临重新被动转向放松的压力,日本80年代末的殷鉴不远。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