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反思 | 2015年11月23日 | 马秀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
再议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资源合理配置 | 2015年11月23日 | 何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 刘瑞儒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
教育现代化目标与指标 | 2015年11月23日 |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情研究与公共政策 王洪川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鄢一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发展规划、中国国情、公共政策 |
国外私立教育分类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2015年11月20日 | 袁绪程 广西大学教授、桂林工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原总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重建科举何以必要 | 2015年11月19日 | 姚中秋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
私立教育分类管理的西方经验 | 2015年11月18日 | 袁绪程 经济学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规划之年看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 2015年11月18日 | 任友群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论、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教师教育研究 卢蓓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文化强国的话语逻辑 | 2015年11月18日 | 张城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冯鹏志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
普及高中教育首先应该做什么? | 2015年11月17日 | 刘利民 教育部副部长 |
中国或已错过发展民办大学最佳时机 | 2015年11月16日 |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语言存在论视角下城市学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身心状态透析 | 2015年11月16日 | 赵翠兰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博士 |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中职教育 | 2015年11月16日 | 申家龙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
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治天下”思想 | 2015年11月16日 | 董根洪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应用伦理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文化 |
历史长程视域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新趋势 | 2015年11月16日 | 杨敏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社会政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
教育公平机制的四维分析 | 2015年11月13日 | 庞君芳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政府与高校治理关系调适的国际经验——基于近年英、法、日三国高等教育改革分析 | 2015年11月13日 | 张君辉 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
高校贫困生身份建构、群体认同与应对策略 | 2015年11月13日 | 周菲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 |
走向整体:基于微培训“碎片化”的反思 | 2015年11月13日 | 孙世梅 吉林省教育学院 贺成立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互联网+能否破解“上学难” | 2015年11月13日 | 吕森林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
中国科研评审制度“疾”在何处 | 2015年11月13日 | 鲁白 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
现代大学学术刍议 | 2015年11月13日 | 宋春伟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组合数学与图论,著有《数学天书的证明》 |
全球语境下中国诗歌的民族性 | 2015年11月13日 | 刘再复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著有《性格组合论》等 |
文化果真无高低吗? | 2015年11月13日 | 刘清平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教授,研究领域:中西文化比较、当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美学 |
博士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学科文化视角的解读 | 2015年11月13日 | 王东芳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
德里克:不只是中国想复兴传统 | 2015年11月12日 | 阿里夫·德里克 美国杜克大学荣休教授、著名独立学者 李大白 腾讯文化 |
制造节日:“双十一”如何成功收编“光棍节” | 2015年11月12日 | 张海岚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
儒家“义利之辨”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 2015年11月12日 | 李翔海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著有《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等 |
现代教育的困境与“行动”的教育 | 2015年11月12日 | 章乐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道德教育研究 |
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发展建议 | 2015年11月12日 | 杜剑华 白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 | 2015年11月12日 | 周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辽西古廊道:“行走”的中华文明 | 2015年11月12日 | 崔向东 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战国秦汉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历史教学论、文化遗产学,著有《汉代豪族研究》等 |
当下戏剧:社会公共性的危机与重建 | 2015年11月11日 | 赵志勇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 |
全面放开二孩是教育深刻调整的契机 | 2015年11月11日 | 赵姗 主持人 嘉宾: 周满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单大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朱张虎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员 |
现代教师该树立怎样的道德形象 | 2015年11月11日 | 王本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育伦理学、基础教育改革论 |
“自由危机”话语与20世纪美国教育改革 | 2015年11月11日 | 阎亚军 浙江大学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研究 张珊珊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释义与分析 | 2015年11月11日 | 陈吉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戏剧艺术、影视艺术、文化思潮,著有《影视编剧艺术》等 |
论“大陆新儒家” | 2015年11月11日 |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哲学,儒家哲学,中西比较哲学,著有《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等 |
德育理论发展的同质化陷阱 | 2015年11月10日 | 丁道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讲师 |
多维正义观视角下的教育政策正义性反思 | 2015年11月10日 | 胡友志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
性情——中国文化的原点 | 2015年11月10日 | 霍韬晦 当代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学家,为性情文化之倡导者;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著有《绝对与圆融》《世纪之思──中国文化的开新》等 |
新文化运动百年依然未解决的问题 | 2015年11月10日 |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领域:20世纪中国思想史、知识分子,著有《另一种启蒙》等 |
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现实路径 | 2015年11月10日 | 刘庆昌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哲学和教学论,著有《教育者的哲学》等 |
互联网时代技术推进教育变革 | 2015年11月10日 | 程思岳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 |
政府与智库多边互动综合决策教育规划研究 | 2015年11月09日 | 秦建平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后导师 |
奔世界一流大学 先给人权财权 | 2015年11月09日 | 张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科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碎片化”的教育研究及其批判 | 2015年11月09日 | 王兆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教育基本问题、民族教育研究 王稳东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预测分析 | 2015年11月09日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曾天山 |
教育管制与歧视的制度根源及其改革方案 | 2015年11月09日 | 张千帆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研究方向: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 |
未来教育我们该如何应对 | 2015年11月06日 | 顾明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彼得·圣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主持人: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记者:冯永亮 |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若干问题述评 | 2015年11月06日 | 邬大光 厦门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王旭辉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