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方朝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中国思想史,著有《学统与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等
未来中国的现代性及中华文明的形态一定与西方不同,而且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区别。我们需从三方面思考未来中国现代性的具体内容:一是核心价值,二是制度创新,三是精神信仰。
廖小健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问题和华侨华人问题等,著有《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等
近年中国掀起了新一波出国留学热潮,出国留学人数直线上升,且日趋平民化和低龄化。人数众多的海外学子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外部需要的与日俱增,以及国内家庭收入和留学意愿的持续提升,"留学热"将持续升温,海外中国留学生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吉伟伟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国务院侨办政法司借调干部,研究领域:华侨华人、跨文化管理、企业区位研究等,著有《Exploring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in East Asia》等
以行为者为中心的方式探讨在日新华商的区位喜好,以及海外营商环境下的网络活动特征,力求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新的结合管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跨学科领域的新见解。有助于我国了解新华商的投资偏好,以制定相对应的战略和引智政策,来提高我国各地区吸引海外华商投资的能力。
安邦智库国际关系团队
安邦智库(ANBOUND)国际关系团队对泰国局势跟踪观察,认为短期内泰国政局不会出现大的震动,但长期来看,泰国仍有爆发危机的可能。
许振洲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欧洲政治与外交、西方政治哲学,著有《中国法家政治艺术》等
我们面临的问题,似乎并不是平民的势焰高涨或平等精神的民粹化;而恰恰是精英阶层在实际分配中的通吃全赢,尤其是仿佛缺少有效的平衡力量,精英主义在思想层面的正面出击,并大有同化社会观念、完成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之势。在这种态势下,过分强调民主在制度上的缺乏效率,过分夸大民主在精神上的单纯幼稚,是否难免不接地气之诮?
罗红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影视人类学,著有《黑龙潭:一个村落的财与富》等
近几十年,内蒙古牧区的 “城镇化”基本上是行政行为的产物。城镇化原本是产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产业发展的原因。而内蒙古牧区的城镇化动力是以让牧民定牧、进城为目标,以接纳外来人口为目标,以城镇化为目标的城镇化,有产无业、有城无市的城镇化,有城市无产业的城市化,有产值无收入的城市化。
周子勋
《中国经济时报》社评理论部编辑、评论员、记者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同比增长6.7%,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夯实了基础。但若据此判断中国经济已接近“L”型拐点则还为时尚早,企业和地方政府需高度警惕过早扩张产能带来的后续风险。应结合政策背景和数据结构性变化,关注民营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是否回暖,居民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同时是否有所上升。随着四季度楼市调控升级,宏观政策亟须平衡稳增长与抑制资产泡沫的关系,要走出实体经济低迷、虚拟经济火热的窘境,财政政策须加大对“补短板”的支持,货币政策不宜进一步放松,应保持中性适度。
姜义华
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著有《史学导论》等
“中华帝制”论者的见识显然还远不如1200多年前杜佑的《通典》,实在可悲。我们就要打破长时间以来历史科学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反对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观、发展观,反对当年极为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对中国历史的污名化话语构建、理论构建,真正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历史观。
李元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当前的典型生产机制正从传统的双典型结构变成单向度的排列,而其作用机制也发生了从“以点带面”到“以点代面”的转化。这样一种转变的发生,有其自身的逻辑,但从整个国家治理来看,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则是,官僚制逻辑主导了社会建设中国家对社会的无意识排挤,导致国家治理的自我束缚。如何重新建立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性,应是当下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思路。
陈奇星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政府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领域: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近三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要求,力争把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和引擎。在这个过程中,就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改革路径和操作方法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积累了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助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值得学术界和实践部门进行深入研究。
刘磊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视野,培育具有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现代公民并使之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公民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既遵循公民教育的一般规律又突显我国独特的伦理型文化传统,构成了深化公民教育研究的学理焦点。从公民诞生的生命历程出发,可以找到破解这一理论难题的新视角。
李远行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等
杨勇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余聆溪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乡民自身的行为规范,从感性秩序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和农民行动,充分发掘乡村感性秩序资源,形成国家与乡村社会、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从传统中寻找资源,结合新的元素和新的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对于重构中国乡村新秩序是不可或缺的。
林辉煌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要真正理解当下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需要对它的政治文化传统,尤其是 “皇权不下县”“准官员文化”“民间精英文化”等进行回溯性研究。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当时国家治理能力较弱而社会内部组织化程度较高有关。虽然经历多次基层政权建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依然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对当下中国的乡村治理产生持续的影响。
王春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学、社会流动,著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等
国务院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通知开启了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推进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现代化治理要求的国家治理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每个中国公民享受着同等的基本公共权益和平等的基本机会,才能真正体现“让发展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
唐黎明
安邦集团合伙人、高级研究员,财新网专栏作家,擅长城市战略、区域经济和公共政策研究
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转型期,从土地经济转向后土地经济,从GDP主义转向后GDP时代,地方的发展模式,官员的执政理念,甚至一些企业的经营模式,都需要发生相应的转变。
周洪生
南京晓庄学院
微博出现之后,迅速成为了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会动员的新载体。但同时,虚假消息和诈骗消息阻碍着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社会动员功能的发挥,需要采取措施化解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实困境,以期更好发挥微博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动员功能。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