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朴东勋
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各国政治
近日,韩国朴槿惠政府“亲信干政”事件在韩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其实,在近几十年的韩国政坛,所有韩国总统似乎都逃不出亲信政治的怪圈。不过,这次似乎同前任政府性质有所不同。假如崔氏的“潘多拉魔盒”完全打开,受到震荡的将不仅仅是韩国政坛,也将冲击正处于敏感期的东北亚外交格局。
赵柯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刚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生存,还是毁灭?从诞生至今,欧元一直被质疑,特别是在欧洲遭遇一系列危机、并且面临英国“脱欧”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当下。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著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等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力量,被美国的“冷战政治学”改称为“威权”;而权威则被刻画为人们自愿服从的权力。但在很多时候很多地点,没有强制性权力就不会有所谓的自愿服从,因此很多国家的权威都是以强制性权力为后盾的。在民主的“第三波”退潮之后,无论在转型国家还是在老牌西式民主国家,均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再权威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贾庆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楚树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达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
美国需要跟这个世界来合作,需要国际贸易不会变。可能会出现变化的方向,我觉得美国的政党制度,可能现在面临一个转型时期,共和党已经不能代表他的基层党员。这一次特朗普公开挑战共和党主流的价值,就是说,有那么多的人支持他,还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所以共和党作为一个政党,不能代表它的主流精英,没有办法代表他的草根党员了。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领域:苏联及俄罗斯问题,著有《国外对苏联问题评论》等
中俄美三国在中亚地区利益诉求的差异往往会引起矛盾、对立或冲突。在此背景下,中亚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左右逢源,实行多元化的外交,而且在中亚也出现了“去俄化”倾向。在上述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下,中亚国家不可能轻易地作出过于倒向那个大国决策,这就制约了其深度参与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进程。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大学有问题》等
在我国乡村地区,目前办学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政府部门把农村地区生源不足的学校撤掉,并进城市入学,增加了农村孩子上学的负担,也导致城市大班额问题。二是在国家叫停盲目的撤点并校,要求各地保留村小后,让村小在没有学生选择时“自然”消亡。如果不转变地方政府对待乡村学校的态度,以及目前的教育决策和管理机制,很难遏制乡村学校持续消亡的势头。
安东尼·芬森
澳大利亚亚太地区金融顾问
编译:吴学丽
近几年,尽管各国政府普遍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世界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各种地缘政治和经济问题正在让各国政府经受严峻的考验。近日,澳大利亚亚太地区金融顾问安东尼·芬森在《外交政策》发文,提出2017年世界经济主要面临的五大挑战。
任东来
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学者、美国史研究专家,著有《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等
美国宪政体制的建立和巩固,市场潜力的充分发挥,源源不断的人才移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如果说政府权力受到制约的宪政体制是其立国之本的话,那么,充分竞争的市场则成为美国的强国之路。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哲学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著有《社会认识论导论》等
我们要勇于掌握技术又善于超越技术,尽最大努力去学习掌握和运用大科学技术,走在时代的潮头,同时又要防止为技术所裹挟,避免成为简单的技术主义者,努力保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想高度、理论品格和价值定位,勇于反思和批判。只有自觉地置身于自然—社会—人—数据的复杂巨系统中,人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主人,成为大数据的主人,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人。
王启梁
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著有《迈向深嵌在社会与文化中的法律》等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施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性资源。执法则不仅是法律活动,也是政府与民众发生深入互动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双方的互动具有综合和复杂的特征,有对政府信任的短期影响,也会产生持续效应。
苏娅
《中国经济观察》
一个民族的基础语言教育,实际上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
刘波
FT中文网公共政策主编
如果你是生活在一个连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你也许的确没有必要过多奢谈“政治正确”,因为争取和维护基本权利,才是你的第一要务。
谢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
中美双方都有将国内不满情绪蔓延和海外事务频频受挫归咎于对方的强烈冲动。这一策略虽能在短期内可能会为政治领袖们赢得民众支持,但长期可能会引发“诸神之战”。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
被精英认为不靠谱的特朗普与大家不见得认为很靠谱的希拉里之间的竞争,是美国民主两种秩序之间的竞争。
王小鲁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等,著有《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等
近年来我国的商品出口从超常增长回归到正常增长,甚至已经出现负增长现象。这首先是由于外需下降,但同时我们的经济也没及时有效地转换到内需拉动的轨道上来。因此,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内需拉不动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目前消费过低,投资率和储蓄率过高。现在经济下行,我们的宏观政策一直在试图刺激经济,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刺激政策能不能恢复增长的动力?
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尽管美国经济拥有种种优势,它本还可以表现得更好。除上述趋势以外,基础设施的退化,教育相对表现的恶化,以及糟糕的税制都构成挑战。停止接纳移民和进口将是自损之举。美国必须发扬其一贯的优势,即一个开放、有活力的经济,再加上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研究、教育,以及均衡的税收和监管政策。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