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韩磊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 史安妮
Anne Sherman,乔治城大学外交事务学院亚洲事务研究方向硕士,曾任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的研究助理
应对朝鲜核试验,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作者认为习近平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容忍金正恩一以贯之的对华挑衅及蔑视,这不但威胁中方自身安全,且会招致美国更大规模的介入及其在亚太地区与其盟友开展更进一步的军事活动;二是与韩、美及其他各方展开合作,对朝施加更大压力,终止朝方恶意举措。
黄国武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新医改进入深水区后,虽然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国民获得感不强。这需要我们调整传统的改革思路和方式,重新审视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而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Tim Maurer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合伙人
联合国网络安全谈判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派别:一个是关注网络战争的政治-军事派别,另一个是关注网络犯罪的经济派别。两方均显示出管理网络空间的规范正在缓慢出现,并向规范化扩散发展。例如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的辩论已经持续十余年,十二个联合国部门中超过一半的部门已参与到过去五年这一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以及关于行为准则的最新提案中。然而,总体的趋势无法解释活动中的变化。作者的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作为规范倡导者的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各部门究竟在网络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为什么不同时期的工作有所变化?
保建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由明治维新开启的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虽然给中国带来战略竞争压力,并使日本成为东亚近现代各种冲突、战争和灾难的主要策源地但也使日本丧失了文化吸引力和道义感召力中国可以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有益经验,但需吸取其失败教训。
杨鲁慧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亚太研究所所长、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亚太政治与国际关系、东亚政治变革与民主转型、新兴大国崛起与地区秩序构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著有《当代东亚政治》等
牛建
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人员
二战后,美日同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次同盟的战略调整都是美日双方在同盟内部自主—安全交易的结果。美国对日本的利用与纵容,使日本的对外自主性和进取性不断增强,特别是美日同盟的常态化军演和日本军事武力的炫耀,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刘骞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政治理论、当代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文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美国政治与外交政策
由于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的不同方式,德国政府开始把这种情形视为特定的社会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而纳入政治议程,但究其实质,这种认定更多是建立在德国政府为实现其文明同一性、社会治理有效性和国家利益重要性的主观渲染基础上的。
吴崇伯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南洋研究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亚太地区财政与金融、东盟经济、印度尼西亚政治与经济
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成后将给东盟各成员国带来许多发展机遇,但对印尼来说,由于存在诸多竞争劣势因而面临不少挑战,众多企业表达了担忧。为此,印尼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挑战。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印尼在多领域也具有比较优势,凭借这些优势,印尼将在东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有望成为东盟国家的领头羊。
姚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全球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东北亚区域政治
刘雪莲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著有《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影响》等
"修正主义"和"维持现状"的"二分法"无法准确地阐释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因此借用"耦合性"概念,将大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划分为非直接性耦合、控制性耦合和公共性耦合三种类型,并选取权力、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变量,分析中国与国际秩序之间关系演变的特点,提出中国将以"改造性介入"的方式推动国际秩序从"控制性耦合"向"公共性耦合"发展的观点。
陈友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亚太政经关系、日本问题等
尽管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中,日美关系并没有成为一个主要的讨论话题。但结合希拉莉和特朗普这两个不同党派候选人的相关言论、以及美国国内政坛的新动向等来分析,日美关系中的一些隐忧正逐渐浮出水面,并可能成为美国新总统就职后,随即调整对日政策的重要导火索。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
王晓伟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
祝宁波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由此可见特朗普上台后对自己激进的贸易主张作出调整是极有可能的保持一贯的对华策略的可能性较大,换言之,由于特朗普没有从政经验,执政会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幕僚,实际上仍然是共和党政策的延续不会有大的偏差,美国的对华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的延续性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中美两国的关系依然会在相对理性的轨道中运行。
周佳苗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
尽管毫无从政经验,但特朗普多年征战商场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其为人精明能干。尤其是在共和党又一举拿下联邦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确定自己胜选后,特朗普也一改往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开始像一个传统政治人物一样对美国民众发表了胜选感言,再结合其在竞选中的政策主张,其未来的内外政策走向可能大致如下。
孙云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外交政策、美中关系、中国与邻国关系、专制政权
叙利亚内战已经打了5年,成千上万人失去生命,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美国和俄罗斯常常站在叙利亚危机第一线,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新兴的全球大国,中国在冲突解决中发挥的作用却不那么起眼。中国如何策动其在叙利亚的利益与行动,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阿莱克·钱斯
Alek Chance
华盛顿中美研究所研究员、项目协调人、《中美研究所期刊》编辑
美国分析人士和决策者们一直拿中国的贷款与发展政策标准来说事。这是出于对环境等现实问题的担心,同时也是担心中国用诱人但不可持续的机构取代现有贷款机构。而对所谓标准的最大担忧,其实是害怕中国打算通过建立一个平行的、狭隘的经济或政治秩序,来挑战或取代所谓自由的国际秩序。“一带一路”在每个层面都引发了有关标准的问题。
朱锋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特朗普崇尚“美国优先”,并不愿意过多干涉到亚太地区局势中。未来,美国很有可能在亚太地区呈现收缩状态,这将为中美保持良好关系奠定重要基础。
周弘
中国欧洲学会会长
欧洲民众的不满情绪不仅表现为反分配不公和反财富鸿沟,而且表现为反经济全球化、反欧洲一体化甚至反对欧洲联合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原则,特别是反对货物、人员、服务、资本“四大自由”中的人员自由流动。在很多没有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的民众看来,是其他国家工人的流动、是移民和难民、是资本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改变了他们优裕的生活和美好的预期。欧洲媒体的报道倾向加剧了这种担忧,形成了一种反对现行制度的情绪,回归小国寡民的呼声和诉求甚嚣尘上。
刘明礼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
欧洲经济近来麻烦不断,如英国脱欧引发经济风险、即将进行的意大利公投给欧洲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银行业危机四伏等。这使得本就徘徊不前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决策层迫切想要解决这些难题,但又拿不出有效方案。究其原因,欧洲面临的不只是政策选择问题,更是深层的制度困境。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