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王存刚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研究领域: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战略理论与战略思想史,著有《战略环境与国家方略》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特别是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使其能够成为推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发展的可靠路径之一。依循这一路径,研究者应当从当今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出发,立足跨国关系性状态这一逻辑起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汲取传统研究方法的精髓,不断发明新的研究方法,努力实现人文和科学两种方法的融和。
赵明昊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慕安会”主席、德国前驻美大使伊辛格在《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中指出,“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脆弱,“自由民主体制”正遭遇深刻危机,“二战”后建立的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可能正在走向终结。报告不仅提到了美欧“跨大西洋联盟”的松动,也强调了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层面的迷失,“更大的危险在于,民众对媒体和政治家的信任正在进一步丧失”。当然,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的威胁,还要应对叙利亚战争等国际冲突带来的外部冲击。
肖耿
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张燕生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南海的地方官员及企业家并不很担心产能过剩、库存太多、杠杆率太高、成本太高等中央政府及北京专家特别关注的供应侧改革的问题。因为这些供应侧的问题在南海是属于企业家自己的事,几年前就开始处理了,现在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南海企业家及官员更关心的是中国与全球宏观经济的稳定及走势,包括汇率、利率、通胀率及全球供应链的演变,因为这些变化莫测的宏观环境会影响到他们的订单及利润。
徐贻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前驻古巴大使
强势领导国家50余年的古巴人民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不幸辞世,恰赶上始终对之虎视眈眈的强大邻国选出一位更为仇视古巴的总统上台 加之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回升乏力的负面影响,还有古巴领导层正处于因为年龄需要交替的关键时刻,难免让关心古巴的世人为之担忧,思考古巴何去何从,怀疑古巴与这个邻国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又会对之产生何种影响。
刘硕
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学系
对生活方式和理想家居环境的选择是中产阶级将自己区分于其他社会阶层的重要途径,在追求更加私密的居住空间,更舒适的社区环境及更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的同时,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也借此促生了阶级共性并强化了阶级认同。
郭树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等,著有《比较价格体制》等
原有改革战略的诱人之处本来在于其绕开难点、分散风险,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带来的矛盾和问题集中起来,以猛烈得多的形式爆发出来。当然,必须指出,付出的代价并不都是这种改革战略所造成的,有些代价是改革自身必须付出的,而不取决于采取哪种战略。
金永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法,海洋法,海洋问题等,著有《国际海底制度研究》等
在《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中美上海公报》,1972年2月28日)发表45周年之际,如何依据其规范的原则和精神,缓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海洋争议尤其是南海争议,对于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中国文化与教育、教育文化与社会、民国学术教育史、课程思想史,著有《教育场域中的知识权力与精英学子》等
就当代中国人文社会学界的学术生产实践而言,对于学术生产应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情怀,其实至少已形成两大广为认可的解答:一是退守书斋,以历史文化研究的方式,保卫当代中国仍不能失去的文化认同与文化生命;二是置身当代中国社会“现场”,并以各种有效的理论工具与学术生产直接介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以期能够优化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郭翠萍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中东欧地区政治发展研究等
在社会主义时期,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福利保障均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和经营,“冷战”结束后政治经济的转型导致原有福利支柱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三个国家开始了福利改革进程,主要包括养老制度、医疗制度、失业救济和各项家庭补贴等内容。
景天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领域:社会认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社会学哲学,著有《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等
社会学本来就被称为“舶来品”,加之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以来,趁“补课”之机,西方社会学概念和理论蜂拥而至,致使“言必称美欧”成为时尚。在这种风潮裹挟下,西方概念不论适用与否,“拿来”就好,至于本土话语,难免不被重视。所以,今天提倡建立中国学术话语权,更显迫切。
冯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研究领域:社会理论、社会哲学、政治社会学
社会学的学术本土化问题,实际并不只是研究中国本土问题和本土经验,而是如何建构“中国知识”的问题,是如何形成中国的知识储存系统,是如何发展中国的社会理论。
刘德斌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与当代国际关系问题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给国际关系带来新变数,中俄关系面临“特朗普冲击”。中俄两国只有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才能推动美国和西方与中俄两国合作构建新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构建新的世界秩序。更重要的是,中俄关系的发展绝不是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种“抱团取暖”,而是在欧亚变局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秩序构建。
杨国梁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龚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研究员
科学界有一种独特的“自我纠错”机制,即依靠科学家自律以及科学界的内部机制可以“自动”实现科研的诚信与高产出率。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的不端行为屡屡曝光,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社会公众开始质疑:科学界的“自我纠错”机制是否真的奏效?
刘鸿武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非洲研究,著有《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等
“非洲学”是一门专门以非洲大陆为研究对象、探究非洲文明历史进程及其当代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19世纪晚期以后,西方的非洲研究逐渐成为大学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文社科分支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研究活动由西方扩展到全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领域。
魏玲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地区主义和东亚地区合作
东亚安全秩序是文明过程塑造的,当前东亚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理念和实践主要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种文明过程在权力、中心、普遍性和秩序等核心理念与实践上的激烈对冲,导致东亚地区相关行为体对于权力结构、安全规范和安全利益的认知出现重大差异,甚至采取了对冲性的政策行动,从而进一步放大了因物质力量重大变化直接导致的地区安全秩序的不确定性。
张志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要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基本格局,需要有战略性筹划和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而在理论上对国际话语权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则是推进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前提。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