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熊厚
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从经济增长理念看,欧洲人十分重视经济的稳定发展,稳定的理念植入其财政管理、货币政策制定等方方面面。这一点可以从欧洲经货联盟的基础条约《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名字清晰地看出,稳定与增长两个词汇,稳定是排在增长前面的。
尹国明
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
在新自由主义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不到30%。经济基础的变化,进一步固化和强化了意识形态中的各种乱象。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不可能不反映经济基础并受到经济结构制约的。
李奋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律师制度,著有《刑事诉讼法》等
近期虽出现了某些回溯“统制型格局”的迹象,但中国律师业已回不到从前,当前这种问题丛生的“内生型格局”亦难成为历史大势。而能够在国家干预与行业自治之间划分出最佳边界的“调控型格局”,或将成为中国律师业最为现实的路径选择。中国律师业的格局之辨,并不仅仅关乎律师行业自身,更关乎法治在中国社会的未来前景,甚至还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余盛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文化纵横》杂志执行主编,研究领域:比较法、法律社会理论、法律史
全球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将对当代法律秩序带来巨大冲击,它将使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围绕能量与物质构建的法律秩序向围绕信息构建的法律秩序全面转型。
高秦伟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行政法学、宪法学、比较行政法学,著有《行政法规范解释论(法律科学文库
等
目前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实践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在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对政府规制产生了挑战。为了使规制与创新能够尽量保持同步,政府要在充分了解创新特征的基础之上,处理好是否规制、何时规制、规制方式的选择、规制时限的设定以及规制实施效果的评价等问题,从而实现创新和规制的良性互动。
王贵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行政法基础理论、风险规制、生育法制等,著有《行政裁量的构造与审查》等
面对法律冲突,作为司法者的法院不能不有所作为,其具体作为则需以合乎法院宪法地位的方式进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为了适用相互冲突的法律,要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并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其他机关解释、裁决,要么在法院系统内部作出判断选择,根据冲突规则在相互冲突的法律中小心翼翼地选择适用,甚至作出了一定的评价。上述做法取得了维护法制统一的良好效果,但亦存在一定问题。
陈柏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主讲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与乡村治理、电影中的法律等,著有《传媒监督的法治》等
党的领导不是直接用党的命令来指挥政府,也不是用党组织替代行政和执法机构,而是在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范围内,通过一系列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制度和机制,运用意识形态、组织、纪律、工作管理等多种工具来实现。
张海东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上海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质量研究、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
陈群民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文化处处长
李显波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文化处副处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关注与重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之一。上海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数量多、范围广、影响大,如何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做好上海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促进这一群体为上海城市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是当前上海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严荣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近日,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时期,近期各地围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此项试点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回顾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各类住房的政策演进轨迹,然后分析当前推进试点的主要背景和动因,最后针对几个重要问题做一些分析和讨论。
石人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领域:社会保障、人口社会学、老年社会学,著有《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等
罗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加剧,老年照料问题已成为我国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老年照料的家庭模式正不断衰弱,福利模式覆盖有限,市场模式尚处于培育之中,总之,现有老年照料供给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照料需求。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应用经济系教授,目前担任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现在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胶着期,需要继续保持定力,持续通过民间投资、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动能,使之成为推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生态是微观的新空间,唯有在一个好的创新生态,人们的创新创业意愿会得到增强;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才能够提高;如果说新动能形成的微观空间和机制,就是创新生态,那么,新动能集聚、新经济策源的宏观空间就是城市群。
张英洪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党建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
王丽红
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土地、农村城镇化、农村经济与政策、农产品市场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京郊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北京的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改革与律师制度
程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司法改革的定位与方向,从四个全面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统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国的司法改革迎来了“史上最佳时期”,经过近四年的砥砺前行,司法体制改革基于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司法革命”。本文重点关注四项基础性司法体制改革举措,即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职业保障、司法责任制与人财物省级统管,仅在涉及上述四项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或辅助性改革时才会谈及其余过百项改革举措。
张会芸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领域:西方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社会资本
西方学术界对社会信任与政府信任关系的研究以实证为主导,因量化设计不同、样本数量有别等因素,两种信任间的相关性多有变化,实证研究解释差异显著。最初政府信任与社会信任被认为是人格特质的一体两面,混淆了策略性信任与普遍性信任,这一预设在个体层面的实证结果亦相互矛盾。
张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安全战略问题专家
如果说中国周边外交有规律可循的话,那么,其间使这种规律比较稳定地得到展现的是中国和印度的关系。纵观两千多年中国版图,其伸缩变化最小的就是西南中印边界。
梁春晓
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著有《电子商务--从理念到行动》等
21世纪,互联网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不仅在全面改造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也在深刻变革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组织方式。在本文中,阿里研究院的梁春晓先生详细分析了互联网革命对生产形态、分配形态、消费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颠覆。面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治理难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