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周月秋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态深刻调整,互联网金融等全新业态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高潮迭起,信息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在商业银行发展变革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此,本刊策划相关专题,从不同视角探讨科技对银行变革的引领作用。
杜大伟
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和全球经济发展项目资深研究员
在鼓励中国贯彻经济改革和开放的问题上,印度和美国拥有共同利益。这可以通过两国各自与中国的双边对话,仍处于谈判阶段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等有望达成的双边协议,G20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论坛,以及扩容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等多边协议实现。
常修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对于下一步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内部讨论有不同见解。有的论者比较乐观,认为中国未来仍能够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有的比较悲观一点,认为主流对形势判断有误,“出现危机不是很远”;我个人的观点是:“衰退性风险已现;系统性风险可控”。我们不能掩盖衰退这个矛盾,当然,近期内也不会爆发危机。
柯华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研究所所长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热热闹闹的召开,3月3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如期召开,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紧接着也召开了。相比于去年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两会公开透明且热闹非凡,据3月5日的《参考消息》说,两会议题成外媒“高度热词”。
袁东振
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拟在拉美多党制框架内,从政治传统、意识形态特征、政治倾向、政治立场等方面分析当前拉美国家执政党的基本特征,并对其面临的合法性困境和执政难题作初步解析,以加深对拉美国家政党执政经验和教训的认识。
梁强
中国社科院战略问题学者
近几年智库在中国蓬勃发展,据宾夕法尼亚大学《2014年全球智库评价》报告的统计,中国的各类智库已达到400多家,数量仅次于美国。而入选全球前150榜单的7家中国顶级智库,多半以国际研究为主业,显示智库对中国外交决策有着具体而微的影响。
曾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杜克大学医学院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陈华帅
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杜克大学医学院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
王正联
杜克大学人口健康与老龄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由于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及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在老龄化社会里,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主要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即残障老人)。
胡继晔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养老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法学博弈论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近几年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事件。两次危机接踵而至,危机后的复苏却大不相同:美国就业数据和宏观经济表现良好,股市屡创新高;而欧债危机虽然有所缓和,但重灾区的希腊仍然挣扎在泥淖之中,其债务再平衡直到2020年以前都只是一个梦。
梁建章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
黄文政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有一种观点把长期的就业压力归咎于人口太多。例如,原国家计生委副主任蒋正华就曾言:“中国的许多经济、社会问题都是人口太多导致的,谁都明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但正因为农业劳动力过剩,为了给每个农民都留一块地,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不能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
乔恩·坎利夫
英格兰银行副行长,主要分管金融稳定工作
翻译:蔡萌浙
中国人民银行驻欧洲代表处
低杠杆率、高流动性以及纳税人隐性担保的消除将大大改变银行经营模式,随着政府部门对银行业监管准则和监管方式的改变,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增添许多变数。
Timothy P.Carney
美国企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科学事实的接受度不仅仅要依赖人们的理解水平。当信息遭遇个人、宗教或政治理念时,当科学事实引起恐惧或让人觉得无力控制时,人们对科学事实的接受度就会有所下降。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公众进行真诚的对话。
阎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贝尔特拉姆·舍福尔德
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理论史终身教授
穆内内·马查里亚
肯尼亚专家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
雅科夫·别尔格尔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邓媛、丁小溪、马玉洁、岳连国、文史哲
参考消息记者
以经济实力为标准将2015年说成是“中国世纪元年”是不科学的。美国GDP在一战前就超过了英国,但并没有成为“美国世纪”的元年,真正的“美国世纪”开始于苏联解体之后。经济实力只是综合国力的一个要素。日本的GDP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超过了苏联,但仍成为不了超级大国。
黄运成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副主任
在“新常态”时期,改革的思路已经变得更加开阔:对经济减速保持宽容,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而具体到金融领域,则是开始向调整金融结构、解决金融体系深层次矛盾并举上转变。目前,资本市场改革无疑是受到关注最多,也是触动利益最多的一场变革,是对改革者勇气和魄力的巨大挑战。
约翰·迪林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
大力发展的中国农业发展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而且帮助成千上百万的农村人口脱离了贫困。但这也同时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在一些本应该是鱼米之乡的丰沃地区,生态系统已经被严重破坏,有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甚至已经到退化到了无法恢复的程度。
李永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
遗产税问题是税收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首先,论文研究了国外21个发达国家和19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遗产税制度,这些国家(地区)一般都同时开征了遗产税和赠与税,并且多数国家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高低设计具有弹性,免税额的设定也具有灵活性。其次,分析了发达国家的遗产税收入情况,发现遗产税已经成为征收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财源。
埃德蒙•菲尔普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著有《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一书
翻译:梁艳裳
除了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衰落,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很多国家还在受到低迷影响。这种低迷将会过去,但衰落却不会轻易结束。欧洲大陆正在流失大量优秀人才。它必须为创造一种有价值的经济生活而奋斗。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