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未来监管的政策取向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决打破垄断,纠正、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二是坚持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依规纳入监管,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坚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中国银保监会12月25日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厘清产品发行方和销售方责任,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共同承担理财产品的合规销售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义务。《办法》现阶段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代理销售机构,保持了现有理财产品销售制度的连续性和平稳性。
IMF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外汇储备第三季升至创纪录的12.254万亿美元,高于第二季的12.012万亿美元。第三季度美元外汇储备总额为6.937万亿美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从第二季度的61.2%降至60.4%,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但在全球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占最大份额。有分析称,美元的主导地位是压倒性的,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后,也没有显示出立即消失的迹象。
国家监管总局以涉嫌垄断对阿里巴巴集团立案调查,并约谈蚂蚁集团,刺激阿里巴巴港股24日大跌8.132%。如何监管互联网平台经济?安邦智库认为,核心问题在于要吃透流量经济。目前,以流量为核心,互联网市场形成了“流量经济-流量产业-流量企业”生态。对于互联网经济的监管,要与流量平台这一新型“基础设施”紧密挂钩,通过监管流量平台来规范流量经济,要“事前”抑制垄断,而不是“事后”以极高的成本反垄断。
国外媒体披露,欧盟与中国就中欧投资协议的磋商在最后阶段陷入停滞,原因之一是中国对核能提出额外要求。欧盟担心,核能方面的投资可能使得敏感的基础设施被中国控制。但中国外交部对此予以否认,并称目前谈判进展顺利。此前,欧盟和中国旨在年底前达成中欧投资协议,让欧洲企业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不过,该协议可能造成欧洲与即将上任的美国拜登政府的跨大西洋关系复杂化,在美国和欧洲都有叫停中欧投资协议的呼声。
近期,欧洲科技巨头及部分国家人士指责美国,称美国利用技术安全的名义,禁止这些企业与中国合作,却对美企提供额外豁免,让美企伺机在中国站稳脚跟,而欧洲企业却遭受巨额经济损失。12月初,法德等17个国家的电信部长签署《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计划在2-3年时间内投入1450亿欧元资金用于研究半导体技术,建立起欧洲独有的先进芯片设计以及产能,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按照自己的想法服务中国客户。
12月24日晚,据《华尔街日报》消息,英国和欧盟达成了脱欧贸易协议,英国将于12月31日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联盟。消息人士称,该协议覆盖了规模约6680亿英镑的双边贸易,英国“收回了对资金、边界、法律、贸易和捕鱼权的控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谈判非常艰难,但双方达成了一项“不错的协议”,双方的贸易将是零关税、零配额的贸易;欧盟将在所有领域继续与英国合作。
截至2020年6月末,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超过了1万亿美元关口。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11.55万亿元人民币,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今年6月末,中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要实现新的减排目标,不仅需要大量投资和技术,还需要建设新的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绿色投融资转型。加强研究绿色金融与经济转型,在中国有很大空间。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核心是,中国承诺在2017年购买的基础上,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内再购买至少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不过,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中国进口需求大幅下降,履行这一义务变得更加困难。PIIE 表示,今年1月至11月,中国购买了82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仅实现了2020年1590亿美元目标的一半。
在应对疫情付出巨大代价后,中国前三季度GDP分别增长了-6.8%、3.2%、4.9%,前三季度合计实现了0.7%的正增长。有国内学者认为,第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长,回到潜在增长率水平已基本成为定局,全年有望实现2%的正增长。不过,近期中国多个地方——浙江、湖南、江西和内蒙等地出现限电、停电,令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和保障出现了问题,如果第四季度达不到6%,全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低于2%。
中国证监会日前提出促进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引发市场热议。虽然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实现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一个结果,但这个过程是一个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长期过程,绝非一日之功。一方面,这种转化应着力于资本市场自身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另一方面,应致力于资管行业的发展和监管。同时,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宏观风险不应忽视。
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的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中,目前美元权重为21.59%,欧元权重为17.4%。据彭博数据,在24种篮子货币所属国家或地区当中,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比重由2018年的20.5%降至2019年的17.8%;中国与欧元区的贸易比重则由16.4%提高至17.2%。如果按2019年的贸易比重计算,美元篮子比重会从现在的21.59%下调,人民币将减少来自美元波动的影响;同时,欧元和其他亚洲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将会增加。
贵州茅台12月23日晚公告,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将4%的股份划转至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自2019年12月底以来,贵州省分两次共划转至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8%股权,累计划转金额约1495亿元。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充实贵州省本已十分艰难的财政。至2019年底,贵州省本地经济规模1.67万亿元,省政府债务余额9673.38亿元,省政府债务率为146.3%。不过,光靠茅台搭救并非长远之计。即使贵州省卖掉贵州茅台全部持股,贵州茅台的2万多亿元的市值全部兑现,也无法彻底缓解贵州省面临的经济困难。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报告表示,鉴于明年全球前景不稳定,中国应避免过早退出经济支持政策。有政策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央行料将在2021年减少对经济的扶持,并给信贷增长降温。不过,由于担心这可能让经济在摆脱疫情泥潭时复苏脱轨,且引发债务违约,央行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收紧政策。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2月22日表示,它已批准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计划,允许所谓的直接上市(DPO),并允许公司通过直接上市筹集新资金,这将使直接上市变得更加受欢迎。热门科技公司和其他初创公司将很快被允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直接上市。这可能颠覆数十年来美国IPO的方式。纳斯达克也向SEC申请更改规则,要求允许企业透过直接上市集资,内容与纽交所新型直接上市方式相似。
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27个欧盟国家的大使。他表示,中国和欧盟很可能“很快”可以完成酝酿了7年的投资协议。了解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协议的谈判本月取得了突破,中国同意向欧盟多个领域的企业开放市场,以换取欧盟部分能源领域的准入。不过,欧盟的一项关键要求——劳工标准问题没有得到满足。在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欧投资协议如能达成,对双方都是一项重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