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大学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各国大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不是想改就能改,你只能在历史提供的舞台上表演。而就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而言,首先是明白自己脚下的历史舞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忙着制定进入“世界一流”的时间表。
李仲克
法国里昂二大社会学系博士生
那为什么尼斯地区会出现如此严峻的伊斯兰激进化现象呢?国际恐怖主义的大背景固然是重要诱因 ,但问题的根源恐怕依然在于法国艰难的移民融合问题,尼斯特有的社会形态更是加剧了问题的严峻程度。在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另一面是该地区的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吴建民
曾任外交部发言人、驻外大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全球传播,时起时伏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过程中,其变化的深度和广度大概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这一背景下,今天的世界也处在各种思潮登台表演的活跃期。其中,有两股思潮特别值得警惕:一股是民粹主义的思潮,另一股是民族主义的思潮,这两大思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泛滥。
高全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法理学、政治哲学和宪政理论、空间法理论,著有《自我意识论》等
采访:宋学鹏
现代中国已经演进了170多年,其内容是荡气回肠和富有生机的。以前我们可能过于以北京为中心来观察这样一个现代中国,但实际上,现代中国还有另外一个面向,就是基于南方的现代中国。所以,此次到上海,我试图以南方中国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这个现代中国的宪法观,从而找到不同于以北京为中心视角的新的知识和学术的增长点。
全家霖
韩国湖西大学教养学部教授全家霖
我国外交部就曾针对“中国称霸”的言论做出这样的回应,“‘国强必霸’有违中国传统文化,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绝不是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发展战略是透明的,那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文中内容,请读者自行分辨,一同了解一下邻国学术界在中国问题上的一些观点。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著有《国情报告》等
“多规合一”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以人民为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新模式,这就有赖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轮规划决策机制,以“专题调研—党委常委会研究—专题讨论会—专家学者论证—吸纳各界意见”等方式,促进综合规划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统一规划愿景、统一各方思想、凝聚人民共识,形成社会各界建设与管理美好城市的巨大动力。
钟宁桦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户籍制度从预防性储蓄、持久性收入预期两方面阻碍了城市非户籍人口的消费水平。所以,首先,应该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上尽量实现无户籍移民和户籍居民的均等化,尤其是社会保障以及各种保险项目;第二,应逐渐降低大城市的落户门槛。
黄小虎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
现在中国的城市住房市场,是一个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开发商处于自然垄断地位,这个垄断地位是现行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所导致的。凭借垄断地位,房地产开发成了暴利行业。暴利,驱使资本到处大量圈地。
张一清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股权策略投资部主管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石油,未来是技术,是人才,所以,面对颠覆性技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人才,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促进技术推广、支持创新并提前制定对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
弗朗西斯·福山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舒华兹讲座、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著有《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等
在过去的两代人中,“精英”和“其他人”的命运差异不断拉大。然而直到现在,国家政治才将其提上议程重心。真正需要讨论的不是民粹主义者为什么这次能把这个话题摆上中心,而是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实现这一点。
梁启东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经济如果出问题,房地产将是一个导火索。而房地产问题,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土地问题。房价,以及背后的地价,实际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央政府希望房价更平稳、更理性,地方政府是不能承受房价下跌的冲击的。
辜学武
德国波恩大学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全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儒家文化的普世性问题、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亚太地区能源安全和欧亚关系
如果中国敢于放弃“不参与”的被动策略,勇敢地拿起法理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终结海牙南海仲裁庭7·12裁决的负面效应不是不可能的。国际法就是一场游戏,就看你敢不敢玩了。
傅崐成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海洋法、英美合同法等,著有《国际海洋法-衡平划界论》等
整理者:李念
金梦
沈逸舟
国际仲裁庭12日公布的裁决,实质上体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堵中国、钳制中国的企图,妄图影响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形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透过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把一些事情透明化、澄清化,如果我们把正确的法律常识传播出去,14亿人有同样的理念和决心去坚持国际法的正确道路,这个力量任何人都无法小觑。
陈春声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研究领域: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和史学理论
人文学科的学术本质在于传承,传承背后最本质的一点,是要有一点叛师的精神,不叛师就对不起老师,这是关键,而叛师是需要有自信的。
陈阿江
河海大学江苏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长三角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学系教授,研究领域:环境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移民研究、社会评价等,著有《次生焦虑》、《“癌症村”调查》等
环境治理实践中“去问题化”策略,旨在解决社会显现度较高的环境问题,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存在着环境风险与社会风险。“民标”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突显了环境治理的社会特征,即从单向度重视国家和技术到多向度重视国家-社会、技术测量-民众感受。
欧阳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
按照现实主义逻辑,英国选择离开,意味着区域一体化不再被视为实现民族利益的最佳方式,预示着孤立主义的抬头,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将可能因此全面陷入停滞甚至逆转。当然,对持功能主义立场的核心欧洲国家而言,这也未必不是加深紧密化的机会,或许能推动核心欧洲朝向欧洲合众国再进一步。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