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聂日明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徐驭尧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助理
我们也希望,上海关于“2500万人”的人口控制目标设置,是基于对“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政策的回应,而非真的以此为限度提供公共服务。不然,一场可以预见的、关于公共服务稀缺的灾难,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我们。
郑新业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上收“事权”到中央,逐步做实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系统,这一改革将使转移支付规模逆转,央地关系重构,更对经济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应对经济波动、收入共享和分配、污染治理等能力提升具有巨大价值。
卢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即将举行的G20杭州峰会,有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引领发展潮流与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与进展,成为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黄凤志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导,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当代国际关系重大战略问题、现当代国际关系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物质依托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首要考量,促进中蒙俄三国的经济发展与地缘安全也是其重要诉求。然而,蒙俄两国民族主义及“中国威胁论”盛行、投资环境极其恶劣等因素将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设置巨大障碍。
张小彦
社会学博士、财新网“决策智能”专栏作家
针对政府大数据面临的挑战,由科研机构、智库、数据公司等应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科学展开的第三方评估能对政府的智能决策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高翔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分税制及其他相关税费改革解决的是“钱从哪里来”,《指导意见》要解决的则是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分工问题,即“公共服务该由谁买单”。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机构设置不应是本轮监管改革的终点,应该考虑将监管部门支持行业发展的责任移交出去,在明确监管责任的前提下,提高监管决策与执行的独立性,并尽快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
王勇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世界银行常驻研究员
“有为政府”除了指政府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外,还应该包括另一层重要含义,就是政府机构与职能的改革本身,包括简政放权、取消错误干预与管制的过程。
任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曾在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培训中心开展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研究,研究领域:人口、社会与城市发展
约翰·洛根
John Logan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当前的新移民具有的跨国主义特征和社会认同的复合性,使得他们不再是需要通过“中国认同”来确保自身生存,新移民利用其社会认同作为他们更好拓展流入地社会和全球联系的工具。他们试图更为主动地利用两种身份、两种认同来扩展两种世界,通过主动地利用美国身份和中国身份来渗透进入和积极构造美国社会,并希望通过多元的身份来实现一种全球化的认同。
杨涛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就中国城市而言,我们依然处于城市化与机动化持续联动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出行方式结构的转型演变进程中。我们正面临一场极为复杂、敏感而关键的城市交通战役与革命。就中国绝大部分的自行车交通而言,需要的是一场生死保卫战!
张俊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面对日益增长着的科学技术需求,科学技术的供给仍显不足,科学技术的供需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高质量、高效率的科学技术供给体系的建设仍有待完善,完整科技供给链和价值增值实现链的锻造仍有待加强。
赵衡
财新网“村夫日记”专栏作家,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主要将视角投射在医疗投资这一资本市场的新热点,记录医疗产业投资的大变局
孙雯艺
财新专栏作家
普适性强,真正能让中国市场上的广大用户获得除了医保之外的医疗保障的产品还没有真正出现,目前的报销型市场难以成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主力。
时永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目前中菲南海争议由于菲律宾强行提起国际仲裁和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力介入,已经由权益之争转变为秩序之争。要谈论东亚地区的国际秩序,首先应该关注二战后确立的国际规则。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原始主权在战后得到了国际法的确认和国际社会的认可。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强行介入南海问题,通过拉帮结派和武力威慑来制造霸权语境,以主导其所谓“法的秩序”。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仲裁法庭受理菲的仲裁诉求,实行强制仲裁,事实上已经介入了中菲领土争议并发挥了非中立的作用,这给地区稳定和政治解决南海问题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内森·加德尔斯
《世界邮报》主编,伯格鲁恩研究院高级顾问
处于大变革之中的美国,几十年来用来维持稳定和进步的既定制度,已经难以应付因技术迅速变迁和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动荡,而且这种技术变迁和全球化正在创造新的赢家和输家。逃避不安的身体政治,实现救赎的一条明确的路径在于已然和未然(no longer and not yet)地陷入苦难之中。
宋晓梧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企业改革、劳动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著有《完善养老保险确保老有所养》等
“十三五”时期,如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以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涉及社会保障的许多理论问题还存在重大分歧和争论。本文主要对六个有重大分歧的理论问题谈谈看法。
陈风波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
从“小农”向农场的转型应该具备四个条件:农户超越生存水平;稳定增长的农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形成;一定的风险分担机制。从这四个角度来看,温饱水平的解决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中国大部分地区具备“小农”向“农场”转型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条件,但要素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的发育要远远滞后于商品市场发展,农业保险及相关政策扶持机制还比较有限,未来中国农业的转型取决于土地市场的发育和稳定的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