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郑宇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领域:亚洲政治、印度政治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
尽管全球化的现实与新自由主义的预期相距甚远,但全球化并没有逆转,只是遇到了减速路障(Speed Bump) 。发达国家的低迷走势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化趋势减弱了全球化持续扩张的动力——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个绷紧的橡皮筋的确应该放松一下, 否则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会很大。与此同时, 各国都应该对其国内政策重新审视和评估, 并制定更合理的全球治理的游戏规则,让全球化的分配更公平合理。
徐明棋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 世界经济理论、国际金融体系和市场结构、外汇理论、货币政策及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等,著有《国际金融》等
普遍的减税对于企业减少成本,增加税后利润存在明显的好处。理论上讲,企业税后利润增加对于企业的投资具有积极的效应。但是企业增加投资与其未来的利润预期关系更加密切。只有边际收益率高于边际投资成本,企业才会增加投资。税后利润只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成本,如果其他成本和未来的预期收益率往相反的方向变化,税后利润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企业的投资增加。
凯文•马丁
汇丰银行亚太区零售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部门主管
中国消费者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全世界最富有的群体。但在如何购物和如何支付方面,他们比很多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超前很多年。在这方面,他们正在彻底改变消费金融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操作方式。
周晓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根本上说,只有国家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希望,人民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日常挫败;同理,人民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日常挫败,以乌合之众的方式蔓延而生的整体社会的动乱就无由而生。
文扬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新西兰联合报》社长
特朗普并不只是单独的个人,而是一个新兴社会运动的领袖,他的竞选和当选,都是美国这场社会运动的外在表现,他现在就是要把美国从这条不归路上拉回来,进行一场“理想主义全球化革命的反革命”,这就是特朗普革命的实质。
王湘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狂飙突进之后,全球化似乎已陷入困顿。贸易上的保护主义和政治上的民粹主义,替代自由贸易原则和全球主义成为各国的新风尚。然而,有退潮就会有涨潮。人类通过交流逐步交融的长期趋势并不会中断,人们由近及远、以达全球的历史进程将以新的方式复生。
桂立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秘密报告”是国际共运史上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文献。它来源于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要为斯大林时期所制造的大量冤假错案进行审查和平反的想法。
李永忠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
地方各级纪委增加编制、增设机构都侧重于支线而非主线,都偏向于强枝而非强干。这种不能审时度势的做法,形成了干弱枝强的局面。要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真正实现强干弱枝。
吉迪恩•拉赫曼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意大利民粹主义对欧盟的威胁可能最终会超过英国退欧,其原因不仅仅是与意大利一直以来对欧洲理想的承诺有关。同样重要的是,意大利使用欧元,而英国保留自己的货币。因此,尽管英国脱欧是痛苦且复杂的,但不会直接威胁到欧元的生存,也不会引发一场金融危机。然而,伦齐公投失败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可能会造成这两种结果。
孙天琦
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
商业银行关闭转账运营商账户、终止代理银行关系等终止业务的“去风险”行为频发,其导致的金融排斥给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广泛的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因此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导致“去风险”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以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相关规定为主的合规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增强、经营经济性等方面的原因。
史志钦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研究中心驻会研究员
英国脱欧公投后,疑欧情绪进一步弥漫,欧洲民粹主义如虎添翼。谁将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下一个黑天鹅,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从即将举行宪法公投的意大利到重新举行总统选举的奥地利已经拉开总统选举序幕的法国、2017年底举行大选的德国,都成热门话题。而12月4日举行的意大利宪法公投,更被视为可能开启欧盟瓦解的潘多拉盒之最后一击。
许川
东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青年群体是自变量,两岸关系是因变量,青年群体是决定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能否保持的主要动因。只有更多地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及帮助青年,才能培育和增强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怀。两岸关系亦是如此,在展开两岸各种往来的同时,更多地是要倾听来自青年的声音,关注来自青年的感受,重视来自青年的诉求。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经济发展,大量超出GDP范围的社会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地区竞争就丧失了解决激励问题的效力,反倒成为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且,由于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资源,腐败成了分权式威权制的痼疾。成钢由此认为,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体制,才能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冯仲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来,欧盟一直经受着多重危机和挑战,关于欧盟发展前景的讨论也未曾中断。从目前来看,英国脱欧对欧盟的最大影响在于使得欧盟更加难以有效应对其面临的危机,而欧盟也可能长期陷入经济将不振、社会不稳、政治不安定的困境之中。
査道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不要停留在“亲华”、“反华”、“合作”、“对抗”、“友好”、“不友好”这些概念性的字眼来看今后中美两国关系事态的发展。学术研究和媒体分析报道,需要更多地理解对方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向我们自己的社会提供一种视角。如果中国人总是看某位美国领导人或美国做的某件事儿是不是符合我们自己单方面定性的友好期待,将至少是有欠考虑的。
曹锦清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炳辉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言以蔽之,作为上层建筑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与其对应的社会基础结构之间发生了深刻的不适应。这对关系才是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的最核心命题,而并非简单的政府间的层级关系、部门关系等科层制内部的组织社会学问题,或者干部行为动机、行动策略等行为主义导向的研究。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