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王露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学研究处副处长
利用创新的遗产保护理念来保护与利用好古村落文化遗产,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全民、全社会逐渐实现“文化自觉”的一个过程,即对乡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一种反思与自省。
秦春华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办大学自有其常识和规律。在向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总应当选择好大学作为参照系。那些野鸡大学和质量很差的公立中学,连美国人自己都感到头疼,又怎么能作为我们仿效的目标和参照系呢?
聂辉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
如果有一天,中国最聪明的人才不是如过江之鲫般涌向政府,而是川流不息地融入商场,那一天中国的政企关系就正常化了,官员和商人便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了。
马里奥·马里尼罗
比利时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编译:唐靖茹
本文就跨国兼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当外国投资者收购本国公司时本国福利是否会下降,二是经济问题能否成为成员国对欧盟委员会在跨国并购现行方法上的进行合理干预的因素。本文以全面的分析给出了否定结论,并指出欧盟没有必要为成员国留有余地,这种行为导致的不确定性可能有害。
Christopher K.Johnson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主任
编译:刘洁
2014年11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演讲,提出建立一个全面的外交政策平台。本文就这次讲话中所提到的中国外交政策构想作了逐一分析。
田德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政治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欧洲史、中欧关系,著有《欧盟社会政策与欧洲一体化》等书
“民族国家”起源于欧洲,这种国家形态把“民族”和“国家”联系起来,而决定各个“民族”能否独立建国的其实是权力政治的“现实逻辑”。这种“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给欧洲留下无数冲突隐患,各国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民族分离主义的挑战。解析欧洲的民族分离主义,探索其规律,对各国都有启发意义。
李希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转型中的新闻学》等
在外人眼里,今天的伊朗仍旧饱受战争、恐怖袭击以及大国制裁的折磨,然而在李希光教授眼里,这是一片充满了浓郁波斯古国气息的生活之地,人们在这里经商、吃饭、聚会、欢乐、忧愁、落泪,过着食色生香的普通生活。
唐昊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在历史上诸多的权力追逐者中,皇权与世家之间的权力博弈,成为千余年内困扰中国政治的大问题。
孙晶
美国丹佛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
如果说社会人的流动是无数彼此碰撞的浪花,政治精英的流动则更像是政府和执政党开凿的一条人才大运河:流向明确、注重效率。“未来型”流动机制强调治理精英养成教育;“管理型”流动面向中高层领导干部,重在培养其跨越管理能力和一盘棋观念;“出路型”流动助年长者发挥余热。精英流动具有两面性。
张海涵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信息公开至关重要。
熊鸿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管理、技术经济评价、企业战略及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与公共政策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自己的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为此,坚持国家战略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国际标准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引领相结合,坚持打造创新高地与协同区域创新相结合。
孟鑫
中央党校教授
完善政治体制设计,缓冲社会运动冲击。当代西方政体的典型形式是民主制,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多党制或两党制及普选制度。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著名互联网经济学家
整理:张天潘
南都评论记者
不是说银行会死亡,而是会发展得更大、赚的利润更多,但更多的财富可能是在另一个维度配置了。我们现在在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这句话对不对?绝对对。
李祎恒
河海大学法学院
邢鸿飞
河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十分匮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我国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估计到2030年左右将出现用水高峰。为了满足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方无节制扩大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从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
屈彩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日本外交
“日美澳印”战略合作是中印崛起、亚太格局剧变背景下派生的国际现象。虽然每一对双边关系各成一体,但它们互为交织,不断推动着“日美澳印”战略合作的进程。尽管四国的双边合作程度不均衡,但在遏制中国的共同目标的促动下,联盟成为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
陈俊
明匠智能创始人
邵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管清友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靖云
南都评论记者
从工业4.0到互联网+,近一年来关于制造业变革升级的议题非常之多。就在上周,国务院牵头正式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伴随着制造业智能制造的浪潮,新一轮创业和创新的浪潮也已经展开,A股创业板不断走高,带动了证券市场的繁荣。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