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制度创新破解职教生源下降困境 | 2016年10月26日 | 邓庆宁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
中国革命中的知识精英与底层教育 | 2016年10月25日 | 裴宜理 Elizabeth J.Perry 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燕京学社社长,研究领域:中国近代以来的农民问题、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著有《华北的暴动与革命,1845-1945》等 |
课题制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 2016年10月25日 | 黄华伟 湘潭大学 杨端光 湘潭大学 |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016年10月25日 | 邢福生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 | 2016年10月24日 |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
教育移民与城市的活力 | 2016年10月24日 | 马俊杰 天则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员、法国高等欧洲研究国际中心研究员 |
组合学分制:我的兴趣?我要做什么? | 2016年10月24日 | 丁晓良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学科部主任 |
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书 | 2016年10月24日 | 张闳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
提升教育质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2016年10月24日 | 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
危机与调适性变革:反思主流意识形态 | 2016年10月24日 | 陈明明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政治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
为什么应该建设中国的古典学 | 2016年10月24日 | 刘小枫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著有《拯救与逍遥》等 |
拨开文学翻译与传播中的迷雾 | 2016年10月21日 | 邵璐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模糊语言与翻译、文学翻译、翻译理论、叙事文体学,著有《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等 |
破解中国“工具”教育之惑 | 2016年10月21日 | 周健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
今日中国能否建成不同于西方的新文明形态? | 2016年10月21日 | 方朝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中国思想史,著有《学统与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等 |
中国留学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初探 | 2016年10月21日 | 廖小健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问题和华侨华人问题等,著有《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等 |
发现“我”与认同“我们” | 2016年10月20日 | 刘磊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
喻中:中国高校能否迎来“祛等级化” | 2016年10月19日 | 喻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研究领域:法理学、宪法学、法政思想史,著有《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等 |
对中小学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反思 | 2016年10月18日 | 刘月兰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刘雅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加大教育投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2016年10月18日 | 李立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易鹏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
高教政策导向和现实发展为何出现偏差 | 2016年10月18日 | 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张晓军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副院长、博士 |
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2016年10月18日 | 刘海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考试制度与科举学,是高考改革稳健派代表性学者和科举学的首创者,著有《科举学导论》等 |
农村的高辍学率与贫困再生产 | 2016年10月17日 | 杨丽君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院长、教授 |
中国电影:产业格局路在何方 | 2016年10月17日 | 李春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副教授 |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 | 2016年10月17日 |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法学、 教育政治学 、 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 院校发展研究 武建鑫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
世界一流大学:构成的还是生成的? | 2016年10月17日 | 林杰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 |
高等教育“问责三角”的主要实践与国际趋势 | 2016年10月17日 | 宋佳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系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 |
职校教师企业实践不能“走过场” | 2016年10月17日 | 佛朝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和比较教育等 |
文化自信:克服两种错误心理 | 2016年10月14日 | 何中华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
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难题需面对三大问题 | 2016年10月14日 |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
30年,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2016年10月14日 | 谈松华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基础教育路在何方? | 2016年10月13日 | 李海滨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教育规划”在深化改革中的决策机制:职能、布局与限制 | 2016年10月13日 | 高晓文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于伟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青少年问题、农村教育问题 |
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建设 | 2016年10月13日 | 戴小明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审专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 |
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走向“小而美”? | 2016年10月13日 |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现代化理论、现代教育史、教育公平理论等,著有《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等 |
人文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2016年10月13日 | 陈恒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古代希腊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著有《古希腊》等 |
开放获取,拥抱还是拒绝 | 2016年10月13日 |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著有《断裂与整合——有关科学主义的多维度考察与研究》等 |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市为例 | 2016年10月12日 | 李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国际学术期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执行主编 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
底层中国的教育公正 | 2016年10月12日 | 李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国际学术期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执行主编 |
美国“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及启示 | 2016年10月12日 | 王辉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中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 2016年10月11日 |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课题组 |
城镇化与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研究 | 2016年10月11日 | 冯婉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博士 吴建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
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缘起、变迁与省思 | 2016年10月09日 | 王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公平,百年大计——当前如何推进教育公平? | 2016年10月09日 | 徐实 察网专栏作家,生物制药专家、投资顾问 |
诺贝尔奖与中国的“工具化”教育 | 2016年10月09日 | 周健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
资本逻辑的兴起与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 | 2016年10月08日 | 王立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领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问题、区域发展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著有《现代性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等 王清涛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直面现实挑战 | 2016年10月08日 | 陈进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 2016年10月08日 | 陈克恭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 | 2016年10月08日 | 别敦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著有《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等 |
寄宿制本身并不坏 | 2016年09月30日 | 杨卫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 |
中国教育的“塔西佗陷阱”: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 | 2016年09月29日 | 师玉生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级博士研究生,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教育经济与政策研究 林荣日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经济与政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