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
美国卡特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问题研究者、独立政治评论员
朝鲜将开发和发展核武以及本次氢弹试爆归因于美国对朝敌对政策和美军“核威胁”,朝鲜“为维护国家自主权和民族生存权以及半岛乃至地区和平”,才不断从质和量两方面强化核威慑力。
陈晓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特朗普在爱荷华和新罕布什尔两州的支持率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共和党候选人。按照美国的初选制度,这预示着特朗普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可能性很大。这个被戏称为“川普”、一直被当作笑料的人,现在看来真有问鼎白宫的可能。
张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研究员、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讲座教授
2月25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2016年度国防白皮书。这在澳大利亚战略界是件大事。澳政府对国防白皮书极为重视,因为这些白皮书是为澳国防与军事政策定调的战略性文件,而不仅仅是为宣传所用。
姚远梅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英帝国史和南亚问题研究,著有《困境与反应:英国与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阿巴边界"黑洞",是指阿巴国际边界杜兰德线存在理论与现实间的严重错位,以至于阿巴边界产生巨大安全漏洞,无法填补,且是庇护反政府势力的天堂,犹如黑洞。它根源于英国殖民者建立的英属印度西北"科学边界",成形于巴基斯坦基于杜兰德线建国,影响深远。阿巴边界矛盾爆发,阿巴政府分别择时利用"黑洞"对反政府势力的庇护功能,培植对方敌对势力,与此相应,它不但使得"普什图问题"和"俾路支问题"成为巴方痼疾,而且导致苏美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以及塔利班等极端势力的兴起。当前,"黑洞"正向中巴经济走廊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西线"与"东线"之争上。
成汉平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进入2016年,日本突然提升了对东盟国家尤其是南海声索国的援助力度,其中既有经援也有军援,而向菲律宾租借二手教练机的做法则完全打破了惯例。日本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下一步又将如何?
刘向阳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
巴基斯坦俾路支问题是影响巴基斯坦安全和稳定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俾路支省频繁爆发恐怖袭击与教派冲突事件。暴力袭击事件对俾路支省的经济发展以及巴基斯坦的国内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俾路支问题再度凸显。俾路支社会经济发展落后,部落势力强大以及资源开发引发矛盾是导致该省局势恶化的重要内部因素,而阿富汗局势的变化与外力的卷入是影响俾路支问题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成汉平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美国军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开始迅速升级,甚至派出了“斯坦尼斯号”航母群来到南海。英国《每日邮报》认为,派出航母群,是美国最大胆的举动。美国军方到底想干什么?这其中又折射了哪些重要的信号?未来又将如何?
陶短房
《纵横周刊》非洲问题研究员,研究领域:非洲政治、经济、文化
而所有这一切都绕不开中国:中国不仅是赞比亚铜矿的最大投资者,也是赞比亚基础设施的最大支持资助者(铜矿开采需要“三通一平”,而赞比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充足的电力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更是赞比亚铜矿石的最大客户。
宋鲁郑
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旅法学者
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中韩关系(牵制日本和打破美国在东亚的包围圈)以及阻止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在制裁朝鲜问题上,中国做了让步。然而,就在此时,俄罗斯又出手了,利用规则连续阻挠美国主导的制裁法案在联合国投票。外界很难猜测中俄是否有默契和事先沟通,但俄罗斯此举确实给了中国一臂之力,再度形成了中俄联手制衡美国的局面。
陈生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社会党国际对外政策、俄罗斯政治及对外关系、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治问题、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日本观等
国家形象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现状,形象仅仅反映的是现状。一个国家不论是想塑造还是改变形象,媒体的作用有限。改善一国形象的主要途径,还在于国家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