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中国 Perspectives On China
刘文祥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理论
杨小勇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型大国关系是冷战结束以来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的全新大国关系,其根本点在于突破了修昔底德提出的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必然爆发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避免了进攻现实主义代表约翰·米尔斯海默提出的大国之间围绕权利争夺必然发生大国冲突这一政治悲剧。
麦马啸
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教授
企业的管理需要很多的创新,创新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带来经济的增长。历史告诉我们,除了资本、产品、服务可以出口,一个国家也可以出口他们的管理系统,最著名的两个案例来自美国和日本。
杨宜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导,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政策等,著有《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等
“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民生将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总之,“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将极大地惠民生,富民强国。
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代表作《后来居上:中国工业发展新时期展望》等
更重要的还是要推动改革,特别是不要把眼睛盯在宏观政策的放松上,而忽视甚至放弃实质性改革的推进。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很可能贻误时机,但是这个时间确实很宝贵,所以说到底,改革确实是必要的、是紧迫的,我们一定需要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
吴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著有《儒家哲学片论》、《黄宗羲著作汇考》等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不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空想,而是一个可望可及的社会理想。“大同”并非完全的同一,而是有差异、有私产、和而不同的和谐和平社会。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研究领域:转轨经济理论与政策
减轻调结构的痛苦实现增长目标取决于改革。未来几年改革,如何适应改革的趋势,在哪里发力,大家有不同的讨论,我的观点是服务业市场开放是关键。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未来几年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又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我从以下三方面做一个讨论。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长期致力于村治研究,其学术团队被学界称为“华中乡土派”,著有《新乡土中国》等
当前70%的农民家庭存在“半工半耕”结构,这种结构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为基本且不稳定的结构,而“中坚农民”在农村社会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实际上,在当前农村人财物流出的背景下,正是中农的存在及由此形成的“中农+老弱病残”的结构,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基本秩序。
高柏
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这次要利用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英国在欧洲造成的巨大影响迅速扩大战果,力争在默克尔和奥朗德访华时推动下一个更大的欧亚大陆整合计划。只要中俄欧协调机制宣布成立,TPP的负面影响将会烟消云散。这将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印度形成巨大的政治压力。他们再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跟着起哄就会更显得不视天下大势,十分愚蠢。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北约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著有《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等
英国是西方大国里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以率先加入亚投行、携手中国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为起点,以习主席此访所开启的中英第二个十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为标志,英国再次成为西方大国里真正承认、包容中国崛起的国家。中英关系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潘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农民与市场》等
在眼下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很多地方发生社会治理危机却明显有共同原因,与社会治理体系是否“现代”无关。这些因素大致有三点:世界范围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让资本颐指气使的崭新技术;人类前所未见的代沟。世界范围治理危机没有灵丹妙药,但求解正在路上。
吴旭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终身教职教授,政治传播学博士
回顾中美两国建交后的交往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新老政府换班交替的当口,往往也是中美两国的“事故多发期”。正值美国大选期,关注美国政治的国人,及时做功课,了解美国两种中国观的不同存在方式和政策影响非常关键。
肖耿
香港大学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金融与公共政策实践教授
野蛮增长是什么呢?就是只涨不跌,房市只涨不跌,人民币只涨不跌,要么就是只跌不升。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做这个转变,要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障碍在哪里?动力在哪里?希望在哪里?机制在哪里?有什么秘密武器?
罗玮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罗教讲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著有《人性假设与领导行为》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计量范式”向“计算范式”的转换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中国社会学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需要突破学术思维“路径依赖”的惯性,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真正建立起中国社会学人的学术自信。
罗思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观察者网特约作者、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
中英两国关系曾由于英国的一次失当举动蒙上阴影,所幸,英国正在弥补自己的过错。英国正在尽其所能确保习近平的访问在蜜月氛围中进行。如果过去一年的互惠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能够得到长期坚持,中英关系将由蜜月期走入长久而幸福的婚姻。
杰里米·里夫金
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美国趋势经济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创立者,代表作《零边际成本社会》
多年来,经济学家仅满足于通过机械资本和劳动力表现两个要素衡量生产力发展。直到最近才发现“能源”带来绝大多数份额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转型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未来40年生产力增长将比肩整个20世纪。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各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入市炒股的最大资金量约为 3000亿元。这相对于目前沪深A股日成交额1.2万亿来说,就是一朵小浪花。但从长远来看,意义更大。
西方的多轮制裁已深刻冲击俄罗斯经济,对俄不动产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俄罗斯民众的挂牌房产长期无人问津,即使是莫斯科这样的核心城市也是如此。在去年年底,不少房产的成交价跌回到了10年前。不动产市场是一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俄首都不动产持续下跌,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要真正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家,需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国家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成功国家的经验看,以企业而非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土壤。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遗留了一本回忆录书稿。在书中,安倍将对华外交比作下日本将棋,“如果你的对手要夺走你的金将,你必须夺走他们的飞车或角行”。他表示,如果日方想要让中国改变对待日本的强势态度,自己和自民党就必须“不断的赢得选举,让中国认为安倍政权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不讳言,他觉得日本一直在展开这样的心理战。
尽管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转向,各类国际旅行活动规模已经明显回升。但受疫情期间特别措施的约束,中美两国在取消航班上限问题上仍处于僵局。自中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仍被限制在每周12班。两国政府近期正进行密切磋商,试图取消这一限制。但在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之下,中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相关磋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华兴资本实控人失联,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实际上,在中国的金融投资业,所有的人都没有原始积累,除了依靠国际资本,一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的国有金融资本。因此,只要整顿国有金融资本,那么这些曾在风口或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家、投资家、“有钱人”,很可能都难脱干系。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