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琪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代帆
暨南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东南亚研究、菲律宾研究、华侨华人研究,著有《新移民,老问题——菲律宾中国新移民经济社会关系研究》等
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效忠当地,但在文化上,他们对祖籍国仍有一定的情感向往,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的烙印。在族群关系上,印度尼西亚华人与本土族群的隔阂仍然存在,本土族群对华人的政治效忠仍然持怀疑态度。不过,经过印度尼西亚政府十多年来的积极改善,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将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杨伯江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亚太安全、东北亚地区、日本问题
美国对TPP的消极态度,会给日本借由TPP倒逼国内改革、获得地区规则主导权带来战略上的重大挫败。而特朗普孤立主义的主张,则可能使安倍继续扩大日本在防务政策与军事安全领域的能量与影响力,果如此,中日之间在敏感区域正面遭遇或擦枪走火的危险性会上升。
靳冠辉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东北亚国际关系
2016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朝鲜在这一年里进行了两次核试验,核试验的频率明显加快;韩国决定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韩日决定重启军事情报协定的谈判,这一系列的事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更是对东北亚地区尤其是对日韩两国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迫使日韩两国政府强化两国关系。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随时都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
马方方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战略、中美关系,著有《中国特色经济民主与中美关系》等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国家对经济规则与经济秩序的强势主导仍然相当明显。在国际援助领域,富裕的西方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援助并未使后者真正脱贫。用发展的眼光看,惟有实现国际经济民主化、建立国际经济援助新秩序,方能真正兼顾民生和受援国的经济发展。
沈建光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国内对美国对中国可能采取贸易战的可能性估计有所欠缺。鉴于特朗普鹰派政策有望实施,未雨绸缪,越是提前做好政策储备,贸易战的可能性越小。
林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台湾问题与中国对外关系、公共政策学
美台军售关系的存在与美国对台湾战略价值的判断直接相关。讨论军售问题的未来,其实是讨论美国是否要继续利用台湾的战略价值。未来如果利用台湾的战略价值仍然超过要付出的种种成本,美国会继续维持现有的对台政策,这既符合自由主义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现实主义的成本效益计算。但是,未来难以确定的是,是否会出现投入成本超出其战略收益的情形?
郭树勇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社会学、国际战略与危机管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著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等
程亚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太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政治问题
在20世纪西方国家曾发展起对其自身有效的民主制度。然而这些民主制度能够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当时西方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在失去后者保障的情况下,民主制度运行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盲目照搬西式民主,那么,别人今日之困境,必将成为自己明日之难题。
王江雨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特朗普“美国第一”的经济政策,面临的首要竞争者是中国。在地缘政治上,他也很可能将中国视为第一大威胁。
周平
云南大学特聘教授,著有《民族政治学》等
国家构建起来以后,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也一直处于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并因此而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属性。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会将国家内涵和属性中的某些方面突出出来,并促成相关的研究。
罗杭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领域:计算机政治科学;欧洲政治与外交等
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升,适度分裂所需要的大国架构越来越大,曾经的大航海和欧洲诸国竞争时代,葡萄牙、荷兰等小国也是大国乃至全球霸主,而如今,只有具备了中国、美国等这样的大国架构以及辽阔的土地和殷实的人口,方可称为大国,才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应对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