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经济室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当地时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决定是否对违反知识产权,损害美国企业利益进行调查,但认为其可能会引发中美贸易战可能为时尚早。
傅小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南亚东南亚研究室
8月11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出席东盟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表示,恐怖主义和毒品已成为东盟面临的现实威胁,东盟国家需要团结起来协作应对。事实上,近年来东南亚地区连遭国际恐怖势力渗透,暴恐威胁严峻,发展势头若不加以遏制,有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恐怖策源地。
闵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印巴冲突从本质上反映了印度对其北部陆地边境的担忧与诉求,但若回溯印度历史,则可以发现,印度应该首要考虑的是其海洋防御,并非陆上纠纷。
克里斯蒂娜•科顿
任职于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剑桥狄更斯学会创始人
由科学家、律师、政策专家组成的环保组织“地球顾客”刚刚在英国最高法院赢得了一场耗时五年的官司,判决结果要求英国政府对污染采取行动。判决书毫不含糊地写道:“新一届政府,不论其政治构成为何,都应该不遗余力地对这一问题立即采取行动。”
毛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专家
在印度人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中美争夺世界霸权和中国试图控制周边地区的重要举措;在经济上虽有双赢可能,但在印度国家安全和中印政治互信上颇有犹疑。也因此,在国家定位上,印度一直徘徊于“领导型大国”、“平衡型大国”和“摇摆国家”之间,对华政策具有鲜明的两面性。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美朝相互威胁循环提高了双方陷入意外冲突的可能性。双方应认识到,建议“双暂停”的中国与他们利益相通。
宋文志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讲师
当域内出现大国竞争或对某一大国严重依赖的时候,作为中等强国,韩国积极推动地区主义的制度化进程以平衡大国的影响力,摆脱大国竞争带来的战略选择困境。但是由于其本身受困于重大安全问题,韩国在地区层面提出并主导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制度框架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诸多制约,通过平衡手段制衡域内大国的努力也将长期受到同盟关系的束缚,最终只能加深对盟国的依赖。
王文奇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外交学、国际关系史、民族主义等
族群认同带来的族群冲突,看似是每个国家的内政,但是当不同国家的民众跨界流动越来越频繁,族群冲突的目标指向就是国际性的,况且从全球范围来看,族群冲突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上演,这是值得重视和警醒的。
王鹏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如果特朗普执意要对中国采取301条款等措施,那么中国势必也将对美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如此一来,一定程度和规模的贸易战就不可避免了。但是,在贸易战真正打响之前,双方还有缓和的余地;即便打响了,中国如果能够给美国以有力的反制,使特朗普不仅占不到便宜,反而因此受损,那么就有可能迫使其放弃依靠贸易战压服中国的妄想,重新以平等对话的姿态回到谈判桌前。
陶林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目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还存在种种不同的争论,如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论,新马歇尔计划等等。加上一带一路实施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因此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中的十对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