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近3.7万亿美元。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易纲对此表示,中国的外储已经超过了最优规模,唯一的药方就是追求国际收支平衡。
当前,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共识已经形成。但对于如何推动城镇化,以及如何为城镇化融资显然还未形成共识。在我们看来,应当让市场和社区在城镇化中对资源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在结合实际,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
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11月27日,河南省召开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成为三中全会后首个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的地区。
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推动股票发行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突出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加大审核的透明度。
从近日传出的一些消息看,存款保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关键分歧。11月29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就存款保险制度草案向各商业银行征求意见。但是否应该采取统一的保险费率,各行仍存较大争议,目前尚无最终定论。
中国养老金是否存在缺口,取决于国企改革的进度。越早以国有资本充实社保,中国的养老压力就越小。但目前看,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老龄化的速度很快,改革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IPO停闸催热了企业的并购活动。日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证监会一直在力推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包括统一标准、优化流程,大力提升审核效率以及推进审核的全程公开透明。
近段时间,各方关于李嘉诚“脱亚入欧”的传言四起。近日,李嘉诚接受了南方报业旗下媒体的专访,对这些传言作出详细释疑。李嘉诚表示,出售业务都只是商业考虑,跟“撤资”没有关系。
什么是目前中国经济的“脊梁骨”?毫无疑问,是实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国经济需要把握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在实业发展艰难的现在,迫切需要强化经济的的“脊梁骨”。
三中全会后,中央对财政的全口径管理日趋深入。11月27日,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发布消息,表示将从十多个方面强化对重大财税政策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监督力度。
作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浙江省海盐县正在尝试一条城镇化新路径——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就业方式转变与公共服务延伸,帮助农民逐步实现“就地城镇化”。
国企改革要防止走极端,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大,应该保留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的国企。我们认为,国有企业需要的不是全方位的打击,而是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制订了一个长达7年的改革计划,判断改革形势要有中长期观点。随着《决定》公布后的激动逐步平息,如何落实改革将成为现实问题。
上海自贸区在全国已产生标杆效应,广东、江苏、天津、重庆等地都在申请自贸区。但上海自贸区也产生了排挤效应,昆山、前海的开放节奏已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