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 | 2015年11月27日 | 吴建民 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著有《公共外交札记》等 |
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调整问题探讨 | 2015年11月27日 | 雷兴长 兰州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等 |
南海争端未来走向——酿成危机或趋向平静? | 2015年11月27日 | 薛理泰 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东北亚安全格局、东北亚军事均势以及世界和地区性核态势之评估,著有《中国军事决策机制及台湾冲突》等 何国忠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中心研究员 |
巴黎恐袭背后的郊区病与极端派 | 2015年11月27日 | 陈振铎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社会学博士生、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中国新安江水库移民、中欧穆斯林移民、城市街区 |
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 | 2015年11月27日 | 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采访:杨晓东 |
调查与研究|国家失败是恐怖主义的根源? | 2015年11月26日 | 蒋和超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
如何避免在G20峰会中“打酱油” | 2015年11月26日 | 朱杰进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
中国联合国外交:从参与型转向引领型 | 2015年11月26日 | 张贵洪 复旦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一带一路与中东外交:世界需重估中东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 | 2015年11月26日 | 闵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中东|“死对头”沙特和伊朗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 2015年11月26日 | 李睿恒 “中东研究通讯”团队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研究生 |
巴黎气候大会|“共同但有区别”能成有约束力的国际框架吗 | 2015年11月26日 |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
巴黎恐袭案与世界秩序的困境 | 2015年11月26日 | 施展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及国际战略,著有《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 鲜血大地与主权》等 |
中国法律界:如何看待南海仲裁案 | 2015年11月25日 | 范亚云 国际法促进中心公共关系负责人 何佳伟 “哈佛国际法和武装冲突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毅强 国际法促进中心执行主任 |
东盟“后2015愿景”仍需共同努力 | 2015年11月25日 | 唐奇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
巴黎恐怖袭击的启示 | 2015年11月25日 | 张维真 临夏外国语学校校长、中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 |
何时进行干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会如何看待叙利亚问题? | 2015年11月25日 | 迈克尔·多伊勒 Michael Doyle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翻译:听桥 |
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起源与现状 | 2015年11月25日 | 殷罡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中东国际关系、中东民族与宗教、中国中东关系、大国中东政策、中国古代犹太社团和穆斯林社团,著有《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等 |
打击ISIS不能孤立俄罗斯 | 2015年11月25日 | 理查德•哈斯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研究领域:对外政策、管理学,著有《The Opportunity:America"s Moment to Alter History"s Course》等 翻译:何黎 |
俄战机被击落,强势普京如何反击 | 2015年11月25日 | 孙兴杰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国家理论,著有《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等 |
土耳其想告诉俄罗斯,别忘了我! | 2015年11月25日 | 王晋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博士生、海法大学政治学院研究助理 |
从务虚逐渐走向实打实的中美能源气候合作 | 2015年11月25日 | 田慧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能源、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 |
“一带一路”与欧洲“容克计划”的战略对接研究 | 2015年11月25日 | 金玲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欧盟一体化、中欧关系以及欧盟对非关系 |
新型大国关系语境下的中美合作与竞争 | 2015年11月25日 | 刘飞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研究方向:美国外交思想、美国对外战略、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战略 |
中美辩理交利 确立P2合伙关系 | 2015年11月24日 | 伍俊飞 香港智库天大研究院助理院长、天大研究院研究员、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美国哈佛燕京学者 |
两个月后:习奥会后的中美关系走向 | 2015年11月24日 | 容安澜 美国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资深研究员兼主任,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的第一副司长、美国国务院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第一副助理国务卿 包道格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 芮效俭 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创始主任 翻译:张娟 |
美专家:习马会后的两岸走向 | 2015年11月24日 | 容安澜 美国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资深研究员兼主任,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的第一副司长、美国国务院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第一副助理国务卿 包道格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 芮效俭 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创始主任 翻译:张娟 柴育卉 |
中国要在ISIS上采取战略清晰的态度 | 2015年11月24日 |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研究、美国政治和外交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启示,代表作《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等 |
应允许中国安保公司武装作业 | 2015年11月24日 | 韩方明 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主席 |
南海历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 2015年11月24日 | 李国强 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研究领域:海疆史地、西南疆域史、中越关系史,著有《中国海疆的瑰宝》等 |
打造“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 | 2015年11月24日 | 沈进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研究员 陈家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为什么ISIS可能会后悔走向全球化? | 2015年11月24日 | Daniel L. Byman 布鲁金斯学会中东政策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
美国战略收缩下的中东乱局还将更乱 | 2015年11月24日 | 何亚非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G20Sherpa |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病根在哪里? | 2015年11月24日 | 刘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
巴黎悲剧不是一夜酿成 | 2015年11月24日 | 克劳德•萨马加 全球问题专家、瑞士战略咨询公司Smadja& Associates创始人 采访:葛羊 凤凰评论《高见》栏目特约访谈员 |
打击ISIS缘何治标不治本? | 2015年11月24日 | 菲利普•戈登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外交关系、美国外交政策,著有《Winning the Right War:The Path to Security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等 翻译:马柯斯 |
中国应在东亚合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2015年11月23日 | 熊光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比较政治制度、当代国际问题,著有《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等 |
中国应放弃战略模糊 | 2015年11月23日 | 郭良平 新加坡国立 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冷战? | 2015年11月23日 | 牛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副系主任,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外交决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著有《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等 |
走进ISIS,制造一个激进分子 | 2015年11月23日 | Louise Stigsgaard Nissen 哈佛大学尼曼学者 翻译:黄昕宇 |
巴黎暴恐将如何影响大国关系 | 2015年11月23日 | 王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中美关系、中美经济关系、贸易政治、区域合作、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著有《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等 |
我们靠什么战胜伊斯兰极端主义 | 2015年11月23日 | 李光耀 曾任新加坡总理、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被誉为“新加坡国父”,著有《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
如何有效对抗ISIS的恐怖主义宣传? | 2015年11月23日 | Alberto M. Fernandez 中东传媒研究院副主席 |
“伊斯兰国”:戴着“恐怖主义”面具的新霸权 | 2015年11月23日 | 殷之光 埃克塞特大学讲师、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
中日之间的对抗将会长期化 | 2015年11月23日 | 陈功 安邦集团(ANBOUND)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 |
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 | 2015年11月23日 | 刘丰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东亚国际关系 |
安倍政府修宪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 2015年11月23日 | 周永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日本外交、经济外交、国际关系,著有《经济外交》等 |
昂山素季距离“超级权力”更近还是更远 | 2015年11月23日 | 宋清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
美国主导TPP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 2015年11月23日 | 霍建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
习主席为什么使用“共同价值”? | 2015年11月20日 | 穆骏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
中国应参与军事打击ISIS吗? | 2015年11月20日 | 储殷 中国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安全与政府法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会研究员,研究领域:现代企业治理、法理学、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