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互信、合作与全球善治 | 2016年11月16日 | 俞可平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政府创新,著有《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等 |
两岸关系黄金时代的终结? | 2016年11月16日 | 任雪丽 Shelley Rigger,戴维森学院教育政策所副主任兼中国研究院东亚政治学荣誉教授 |
公民参与行政的风险及法律规制 | 2016年11月16日 | 王旭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德国行政程序法法典化的发展 | 2016年11月16日 | 迪尔克·埃勒斯 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教授 展鹏贺 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
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 | 2016年11月16日 | 陈国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法学博士,从事宪法相关法领域立法实务研究 |
中孟两国以共同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 2016年11月16日 | YangXiaoping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南亚项目访问学者 |
China’s options in the historic recurrence | 2016年11月16日 | Anbound Research Team |
2016政治民粹主义当道,但“孤立主义”并不是美国态度 | 2016年11月16日 | 约瑟夫·奈 哈佛大学教授,全球互联网治理委员会委员,著有《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等 |
中美关系面临40多年来最大变局 | 2016年11月16日 | 崔立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美国政治、美国核战略、国际战略与安全问题等 |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初探 | 2016年11月16日 | 罗维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 译者:严灏文 刘亦淇 |
两面结盟现象的再思考 | 2016年11月16日 | 周方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外交、国际战略、东亚合作 王旭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特朗普对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 | 2016年11月15日 | 韩磊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主任 |
我们离威权主义模式尚有相当距离 | 2016年11月15日 | 郭于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中方“萨德”困境的正解 | 2016年11月15日 | 韩磊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 史安妮 Anne Sherman,乔治城大学外交事务学院亚洲事务研究方向硕士,曾任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的研究助理 |
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 2016年11月15日 | 保建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
美日同盟演变趋向及对中国周边安全影响 | 2016年11月15日 | 杨鲁慧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亚太研究所所长、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亚太政治与国际关系、东亚政治变革与民主转型、新兴大国崛起与地区秩序构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著有《当代东亚政治》等 牛建 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人员 |
德国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分析和启示 | 2016年11月15日 | 刘骞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政治理论、当代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文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美国政治与外交政策 |
印尼如何应对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挑战 | 2016年11月15日 | 吴崇伯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南洋研究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亚太地区财政与金融、东盟经济、印度尼西亚政治与经济 |
中国与国际秩序的耦合性试析 | 2016年11月15日 | 姚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全球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东北亚区域政治 刘雪莲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著有《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影响》等 |
大选后日美关系的硬疣与新忧 | 2016年11月15日 | 陈友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亚太政经关系、日本问题等 |
特朗普当选 中美贸易关系将发生哪些变化 | 2016年11月15日 | 王晓伟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 祝宁波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
特朗普未来政策会向何处去 | 2016年11月15日 | 周佳苗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 |
中国在叙利亚:谋定而后动 | 2016年11月15日 | 孙云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外交政策、美中关系、中国与邻国关系、专制政权 |
对于“一带一路”,美国到底在担忧什么? | 2016年11月15日 | 阿莱克·钱斯 Alek Chance 华盛顿中美研究所研究员、项目协调人、《中美研究所期刊》编辑 |
经济困境背后是制度困境 | 2016年11月15日 | 刘明礼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 |
洞察中国法治实践的内生价值 | 2016年11月15日 | 朱新力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
从“输血”到“造血”中国对外援助的理性转型 | 2016年11月15日 | 韩庆娜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学概论、外交学概论、中国外交 |
韩外交的“门”里“门”外 | 2016年11月15日 | 陆忠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现为全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著有《把脉世界》等 |
美强势推进亚太多边安全机制特点 | 2016年11月15日 | 赵世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师 |
唐纳德·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挑战 | 2016年11月15日 | 约瑟夫·奈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软实力”之父 |
党内法规论 | 2016年11月14日 | 许耀桐 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政治学原理和方法、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和党内民主等,著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等 |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关系述评 | 2016年11月14日 | 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董惠敏 人民智库研究员 |
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治化水平 | 2016年11月14日 |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皇权不下县”治理方式的历史两面性 | 2016年11月14日 | 林辉煌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巴迪欧对大选的反思:特朗普当选象征着政治的消失 | 2016年11月14日 | 巴迪欧 Alain Badiou,法国当代哲学家 |
当选总统特朗普面对的秩序挑战 | 2016年11月14日 |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 |
全球化的危机与美国大选 | 2016年11月14日 | 施展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及国际战略,著有《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 鲜血大地与主权》等 |
韩国“闺蜜门”的走向及政治影响 | 2016年11月14日 | 朴东勋 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各国政治 |
欧元还能存活多久? ——历史告诉我们未来 | 2016年11月14日 | 赵柯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刚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
世界政治“再权威化”现象值得关注 | 2016年11月14日 |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著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等 |
特朗普缘何胜出 白宫易主影响世界 | 2016年11月14日 | 贾庆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楚树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达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 |
什么阻碍着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 | 2016年11月11日 |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领域:苏联及俄罗斯问题,著有《国外对苏联问题评论》等 |
盲目撤点并校为何制止不了? | 2016年11月11日 |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大学有问题》等 |
宪政、市场、移民:美国的强国之本 | 2016年11月11日 | 任东来 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学者、美国史研究专家,著有《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等 |
执法如何影响政府信任的生成 | 2016年11月11日 | 王启梁 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著有《迈向深嵌在社会与文化中的法律》等 |
关于“政治正确”的一点常识 | 2016年11月10日 | 刘波 FT中文网公共政策主编 |
下一任美国总统应该如何处理对华关系? | 2016年11月10日 | 谢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 |
美国大选:两种秩序的较量 | 2016年11月10日 |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 |
结构失衡与宏观政策(节选) | 2016年11月10日 | 王小鲁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等,著有《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等 |
特朗普兴起与后现代奇里斯马效应 | 2016年11月10日 | 徐瑾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