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王一鸣:美国日本如何扶持农业科技创新? | 2017年06月21日 | 王一鸣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
全球气候治理新变数 | 2017年06月14日 | 张仕荣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与台港澳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
美国“退约”削弱自身软实力 | 2017年06月12日 | 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领域:国际组织、能源和环境外交等 |
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挑战因素分析 | 2017年06月12日 | 胡格吉勒图 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领域:现代蒙古语、古代蒙古语、蒙古语族诸语言、突厥语族诸语言,著有《蒙古语族语言基本元音比较》等 |
开放环境下的油气体制改革 | 2017年06月05日 | 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著有《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等 |
空间视角下经济集聚的减排效应研究 | 2017年06月01日 | 张可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区域与城市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空间经济及空间计量经济学 |
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秩序转型 | 2017年05月26日 | 李慧明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环境政治、欧洲政治 |
雾霾与人口迁移 | 2017年05月04日 | 陈友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公益与慈善,著有《中国人口与发展:问题与反思》等 施旖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
新型城镇化如何与“生态文明”兼容? | 2017年04月27日 | 程会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王海芹 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
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出路,是给地球做个备份? | 2017年04月19日 | 阿特·卡登 Art Carden 桑福德大学布洛克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
森林生态税的政策设计与政策效应 | 2017年04月10日 | 温作民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农林经济管理、森林生态经济 |
话语权、能源博弈和国际体系变迁 | 2017年04月06日 | 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组织、能源和环境外交,著有《环境变化和权势转移:制度、博弈和应对》等 |
伦敦治霾经验:立法减排与能源优化 | 2017年04月06日 | 高尚涛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国际关系的权力与规范》等 |
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预见可能性 | 2017年03月29日 | 杜仪方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国家责任、比较行政法、医事行政法 |
俄罗斯生态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 2017年03月20日 | 林英梅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庞昌伟 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领域:石油政治与能源外交、生态文明与中国、能源安全 |
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 2017年03月15日 | 赵庆寺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全球治理,著有《美国石油安全体系与外交1941-1981》等 |
南海共同开发困境-以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为视角 | 2017年03月14日 | 李国选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中国海洋战略,著有《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海洋权益》等 |
Land Use and City Development Capacity | 2017年03月13日 | Anbound Research Team |
克服生态危机必须复归经济学的灵魂 | 2017年03月13日 | 周翼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参与与赋权:环境治理的地方创新 | 2017年03月13日 | 林卡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主任,研究领域: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著有《社会质量:理论方法与国际比较》等 易龙飞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
What we can learn from Seoul’s city function adjustments | 2017年02月28日 | Anbound Research Team |
以中国立场和世界语境阐释好生态文明建设 | 2017年02月21日 | 彭曼丽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1世纪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 2017年02月16日 | 张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
治理雾霾是不是最大的政治问题? | 2017年02月14日 | 田亮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发展、城市社区治理、基层民主、环境保护中的公民参与等,著有《抗战时期史学研究》等 |
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格局的变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2017年02月07日 | 李昕蕾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讲师、政治学流动站博士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领域:可再生能源政策及清洁能源外交、全球及地方气候治理、跨国流域水治理,著有《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变迁机制研究》等 |
新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对外能源合作 | 2017年02月03日 | 陈小沁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关系 |
中国的天然气战略 布局、改革与未来趋势 | 2017年02月03日 | 张奇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能源战略、能源政策及能源系统分析 |
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 | 2017年01月24日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光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网 |
从丁仲礼受访柴静看减排背后的科学政治 | 2017年01月23日 |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著有《天学真原》等 |
建设跨喜马拉雅经济与安全共同体 | 2017年01月22日 | 狄伯杰 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思考印度杂志》主编,研究领域:中印关系和中国文学 |
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 2017年01月20日 |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研究领域: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古全球变化等 |
阿拉伯利益相关者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 | 2017年01月17日 | 高尚涛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中东问题 |
驱除雾霾,法治比风更靠谱 | 2017年01月13日 | 沈海平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产能合作及其溢出效应 | 2017年01月13日 | 王志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高校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 |
中国的创新计划帮助其实现气候目标 China’s Plan for Innovation Could Help It Meet Climate Goals | 2017年01月12日 | Dr Sam Geall Associate Fellow, Energ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从行政规制到利益诱导——日本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制手段 | 2017年01月11日 | 季卫东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院长 |
向可持续城市发展转型应该基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 2017年01月09日 | 任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人口、社会与城市发展 |
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和文化前提 | 2017年01月09日 | 王小章 浙江大学教授,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公民权与社会政策、社区研究,著有《走向承认——浙江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等 |
治理雾霾长短策 | 2017年01月05日 | 聂日明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
控制大城市人口对缓解雾霾适得其反 | 2017年01月04日 | 梁建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黄文政 “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 |
逃避现实的危险 | 2017年01月03日 | 黛安娜•科伊尔 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 |
中国全球能源战略——从能源实力到能源权力 | 2016年12月28日 | 许勤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发院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能源问题、大中亚区域安全、APEC地区合作机制,著有《中国国际能源战略研究》等 |
整治雾霾路在何方? | 2016年12月28日 | 王军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环保问题专家 |
霾是“自然灾害”?——推卸政府责任的法案 | 2016年12月28日 | 龚刃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法基本理论、国家豁免、人权、外国人法律地位、日本司法、比较宪法,著有《现代日本司法透视》等 |
Chen Gong: China is Suffering into A Long-term "Environmental Battle" | 2016年12月23日 | Chen Gong Chief Researcher, Anbound Think Tank |
厘清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问题 | 2016年12月02日 |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生态环境问题 | 2016年12月02日 | 徐海燕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成员,著有《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径研究:中亚农业现代化、咸海治理与新能源开发》等 |
如果中国实现不了低碳目标,会被西方“阴谋论”绑架 | 2016年11月29日 | 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员,著有《环境变化和权势转移:制度、博弈和应对》等 |
“清洁能源计划”与美国的全球领导力 | 2016年11月15日 | 威廉· 伯恩斯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新能源合作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 2016年11月07日 | 郑腊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欧盟政治、国际关系 张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肖远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