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期 | 作者 |
“朝核外交”的逻辑与前景 | 2019年07月10日 | 孙兴杰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朝核问题的困境及国际社会的应对 | 2019年07月10日 | 金强一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教授 |
想象与现实:特朗普贸易战的政治经济学 | 2019年07月10日 | 张建新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70年发展及前瞻 | 2019年07月09日 | 佘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单大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研究员 |
极限施压与极限博弈 | 2019年07月08日 | 谢剑南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
国际格局演变视野下的中印关系 | 2019年07月08日 | 叶海林 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
科学的国际“关系性”——天下、软实力与世界秩序 | 2019年07月08日 | 石之瑜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科学方法新论》《后现代的政治知识》《政治学的知识脉络》等中文专著50余本,英文专著11本,诗集两册,中英文期刊论文数百篇 林广挺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家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汤名晖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生 |
冷战时期美国是如何进行科技遏制的 | 2019年07月05日 | 朱启超 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所所长、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研究员 朱博顺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学员 |
人口因素与大国竞争 | 2019年07月04日 | 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 美国企业研究所人口学家 |
冷战后国际秩序的新变化 | 2019年07月04日 | 秦亚青 外交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美贸易摩擦底线基本探明 | 2019年07月04日 |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和理事 |
开放的全球经济将惠及所有国家 | 2019年07月04日 |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全球化的内在紧张、急剧变化和应对战略 | 2019年07月03日 |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有《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等十多部学术专著 |
美伊冲突的根源和双方走向战争的内在逻辑 | 2019年07月03日 | 阿弗肖恩·奥斯托瓦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教授 编译:昀舒 |
美国忽视朝鲜导弹试验的政治与战略风险 | 2019年06月25日 | Naoko Aoki 兰德公司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亚太安全、核安全政策等 |
美国如何运用“基于规则的秩序” | 2019年07月03日 | 薛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主任、研究员 |
三八线上的握手:意外的第三次金特会能否打破朝美僵局 | 2019年07月03日 | 受访者:郭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教授 张琏瑰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采访者:闫颂阳 朱郑勇 |
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遏制与反遏制 | 2019年07月02日 | 徐显明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经济全球化会导向战争吗? | 2019年07月02日 |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
如何看待G20大阪峰会上的中美首脑会晤 | 2019年07月01日 | 林宏宇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
金融危机十年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展与问题 | 2019年07月01日 | 曲博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 |
百年大变局:变什么 | 2019年07月01日 | 张蕴岭 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 |
G20大阪峰会中美会谈的结果分析 | 2019年07月01日 |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贸易战决定中美未来,两国需重寻平衡点——大阪G20习特会后的思考和展望 | 2019年07月01日 | 梁国勇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事务官员 |
大变局下的中国国际战略与中俄关系 | 2019年06月28日 | 冯玉军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
美国在南海的对华认知与反制行为 | 2019年06月28日 | 葛红亮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
破解全球势变, 须从海洋回望欧亚大陆 | 2019年06月28日 | 王赓武 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香港大学原校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原所长,著有《移民及兴起的中国》《建立新国家:五个东南亚国家的建国历史》《世界史和移民》等 |
三大议题直接关系大阪峰会成败 | 2019年06月27日 | 朱杰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
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的四个趋向 | 2019年06月27日 | 赵明昊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
美专家分析中国构建亚洲新型安全架构的举措 | 2019年06月27日 | 林德赛·福特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政治安全事务主任 编译:吴天昊 |
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推进中美关系发展 | 2019年06月26日 | 刁大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
发达成员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中的议程设置分析 | 2019年06月26日 | 刘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徐秀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
新自由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革命 | 2019年06月26日 |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
从周期视角看新自由主义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兴衰 | 2019年06月25日 | 雷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内涵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含义 | 2019年06月25日 | 房乐宪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殷佳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
国家身份、现代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2019年06月25日 | 雷建锋 外交学院副教授 |
给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评分 | 2019年06月25日 | 罗伯特·布莱克威尔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副院长、美国前驻印度大使 |
防止“以冷战止冷战”,中国确实到了需要新战略的时候了 | 2019年06月24日 | 庞中英 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
特朗普对美国自由霸权主义的继承与调整 | 2019年06月24日 | 李永成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G20与面向未来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 | 2019年06月24日 | 宋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
反思G20:系统性的危机,要求更系统性的回应 | 2019年06月24日 | 任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兴趣: 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欧洲研究 |
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019年06月21日 | 赵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
全球价值链重塑与东亚——中日合作的空间与潜力 | 2019年06月21日 | 张玉来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成员,日本研究院副院长 |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高技术限制之“谜” | 2019年06月21日 | 刘威 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
竞争导向的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转型 | 2019年06月21日 | 吴心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
如何判断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 2019年06月20日 | 王缉思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
美中印三角:理解战略互动及其结果 | 2019年06月20日 | 阿什利·泰利斯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安全与美国外交政策专家 |
“经济战”与中美关系 | 2019年06月20日 |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
中美贸易战对策分析及政策建议 | 2019年06月20日 | 金砖智库CBGG和世界金融论坛中美经贸问题研究课题组 |
中国迈向核心区:世界体系的变革与挑战 | 2019年06月19日 | 王正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