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英经贸合作机遇及银行业对策(上)--第一智库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招聘信息  第一智库微博  安邦咨询  ANBOUND 高格全球文化项目论坛
首页 > 全球智库 > 全球治理 >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英经贸合作机遇及银行业对策(上)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英经贸合作机遇及银行业对策(上)
2015年9月29日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5年09月29日

郭可为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字体:
点击评论(Comments)  |  
分享到: 0

日前,中英两国政府成功举办了第七次经济财金对话,双方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贸易和投资、金融监管发展与合作等领域取得了53项重要成果,这也标志着中英关系进入了一个 “黄金时代”。“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时期我国协调对内对外开放、统筹陆海联动、兼顾向东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中国和英国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航运等领域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本文将试就“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英经贸合作的机遇及银行业的对策作出分析。

一、近年来中英经贸、金融合作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和英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政治互信不断提升,高层互访频繁,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水平全面提升,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一)中英贸易快速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经济深陷困局,经济增长乏力,对外贸易萎靡不振。而英国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快于欧盟,经济增长已基本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2014年英国GDP增速达2.9%,IMF预测英国2015年经济增速也有望达到2.4%,在发达国家的 “七国集团”(G7)中名列前茅。同时,中英贸易持续维持高增长态势。从纵向看,2009年中英货物贸易总额为392亿美元,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总额突破800亿美元,达809亿美元,增幅高达15.3%,贸易总额5年间翻了一番。英国也成为了中国在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横向看,中英贸易增幅比中欧贸易增幅高5个多百分点,位列中国与欧盟主要贸易伙伴首位,远高于中德贸易10.1%的增幅。与此同时,中英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汽车、航空、通讯、动力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中国已取代德国,稳居英国机电产品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也超越英国本土,成为捷豹—路虎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

(二)英国对华投资逆势增长,中企对英投资热情高涨

一方面,英国对华投资,相较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呈逆势增长。2014年,英国对华投资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28%。同期,美国、日本、欧盟对华投资分别下降20.6%、38.8%与5.3%。英国是对华投资第二大欧盟成员,仅次于德国,也是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国,年规模超过4亿美元。英国在华投资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石化、矿产、医药、食品、汽车等,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零售等领域,一些英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快速增长,英国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2010年至2014年的5年中,中国对英投资每年以85%的速度增长,中国对英国投资几乎占中国对欧洲投资整体的30%。中国在英投资存量达400多亿美元,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投资目的地国。当前,中国企业对英投资热度不断升温,在投资的金额和领域方面均实现了大突破、大跨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英完成投资并购和绿地投资20余起,金额高达70多亿美元,超过2013年投资总额。从投资领域看,中国对英投资领域不断拓展,从以贸易、运输、电信等领域为主,扩展到覆盖高端制造、基础设施、品牌网络、研发中心、酒店地产等多个领域,如吉利汽车并购英电动汽车企业,三胞集团出资收购英国福来莎百货公司,中国企业立足长远,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价值中枢持续上移。

(三)中英金融合作稳步推进,伦敦离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定位渐行渐近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英金融合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中英两国于2013年6月签署2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本币互换协议,英国成为第一个和中国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G7国家。二是中国工商银行于2013年11月在伦敦成功发行了20亿元离岸人民币高级债券,这是中国境内金融机构首次以总部名义直接在伦敦市场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三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6月授权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四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于2014年9月在伦敦成功发行20亿元人民币债券,英国成为首个发行海外人民币债券的西方国家。五是英国政府于2014年10月成功发行了首支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英国的外汇储备货币,也表明人民币正在逐渐进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六是英国于2015年3月成为首个申请参加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G7国家。中英两国在货币金融方面展开紧密的合作无疑有利于奠定双边关系的稳固框架,也可以为中国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模式树立典范。

二、“一带一路”战略带给中英经贸、金融合作的新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英两国在助推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注入新的活力。预计未来1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将突破2.5万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在贸易领域,英国的汽车、工程机械、飞机对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出口将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在直接投资领域,英国可以通过政府与金融机构两个层面对 “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投资。英国政府可以通过亚投行参与 “一带一路”的建设。而伦敦作为首屈一指的欧洲金融中心,公众与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相关投资基金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投资。

(二)“一带一路”战略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包含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而以货币流通为核心的金融支持是重中之重。英国伦敦是全球最大外汇及债券交易中心和欧洲金融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可以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与项目发债融资和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便利。此外,伦敦在打造欧洲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竞赛中一直充当领跑者,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英国是全球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交易中心。未来可以考虑将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引入大宗商品市场等。

(三)“一带一路”战略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

有关研究预计,未来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或将高达8至10万亿美元。而英国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乃至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可持续发展、智能城市等领域也有先进的设计理念。中国企业可以采取引进英国先进理念与人才、与英国相关企业加强合作等方式共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与运营基础设施项目,中英两国有望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四)“一带一路”战略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水平,增强互联互通的能力,而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与制造工艺,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英国的创新能力全球领先,高端制造业发达,研发能力强,人才富集,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设计中心;中国则拥有强大生产和制造能力,同时制造业正面临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需求旺盛,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五)“一带一路”战略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国家的实施,也会带动中国服务业在当地的落地生根。而英国服务业发达,竞争优势明显。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借鉴英国现代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利用英国服务业体系成熟、市场环境健全、营销渠道发达等优势,以及英国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中心、创意产业汇集地等独特地位,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壮大自身实力,提升竞争优势。

(六)“一带一路”战略将会促进中英两国在物流航运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航运业成本相对较低、外部接口相对简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全球贸易、航运业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英国作为老牌的航运强国,有着优良港口众多、业务模式先进、专业人才集中等优势,有望通过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评论 Comments
我们尊重每位用户发言的权利,我们鼓励思想交锋,您的评论是最重要的内容,但请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允许:字;已输入:字;剩余:
用户名:密码:
友情链接
特约链接
凡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由原载媒体审核后发表,仅反映原作者自己的观点,不代表“第一智库”网站的观点。
About US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东盟基金·安邦合作项目 中信信睿·安邦合作项目
(安邦集团)北京安邦世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1993-2013 Anbound
法律顾问:君合律师事务所 | 京ICP备11036713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110923号 | 营业执照